在百年奥运史上,也曾有过几次轻率的政治抵制行动,将奥运问题政治化,从而给奥运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其中比较著名的两次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政治与体育挂钩早已有之
现代奥运自从复兴以来,曾不断遭受国际社会风风雨雨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抵制运动,而抵制运动最早在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上就曾出现过。当年的英国,以该届奥运会是一场逃债人的活动为由进行抵制,拒绝派遣代表团参加。其后,在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都曾出现过抵制活动。不过,真正给奥运会带来严重影响的,还要数1980年和1984年苏美举办的两届奥运会上的抵制活动。
1974年10月,国际奥委会第75届会议决定由莫斯科举办第22届奥运会。这是奥运会第一次在苏联领土上举办,苏联政府十分重视,总共为之耗资90亿美元。然而在1979年底,苏联不顾国际关系准则,悍然入侵阿富汗。美国认为,苏联的这一行动威胁了它在波斯湾的利益。美国总统卡特发表声明,如果苏联不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将抵制莫斯科夏季奥运会。1980年2月,卡特在美退伍军人团发表演说,要求苏联立刻从阿富汗撤军,否则美国将全力阻止其他国家参加比赛。然而,苏联并不愿意接受美国的撤军要求,于是一场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的抵制活动展开了。
美国曾想另外搞奥运
1980年2月,美国向国际奥委会主席提出,推迟或取消莫斯科奥运会,后又极力劝说国际奥委会,将举办城市改到雅典或墨尔本。遭到拒绝后,美国就联合盟友,展开了大规模的抵制活动。
英国政府最为积极。2月19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写信给英国奥委会主席,要求英国不要参加莫斯科奥运会。她在信中写道,苏联以“站不住脚的借口”入侵阿富汗,违反了国际关系准则,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去莫斯科,就可能会被看作是宽恕了苏联的这一国际罪行。
然而,各国奥委会面临着来自本国运动员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美国倡议于1980年晚些时候在科特迪瓦举办类似“奥运类型的体育赛事”。美国希望,这种办法既能缓解一些运动员对禁令的不满,又能拉拢发展中国家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当然,举办地也不一定非要局限在科特迪瓦。美国国务院在给意大利政府的一封信中说:“我们希望发展四到五个举办场地,基本上每个洲一个。”美国国务院官员向其驻罗马、东京和波恩的大使发出了秘密备忘录,要求他们向驻在国推销该计划。但该计划的弊端在于,设想中的举办地根本没有莫斯科的财力,因而也无法举办类似奥运会的盛会。
由于美国的极力抵制,加之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行为的确不得人心,当时147个国际奥委会成员中,公开抵制或拒绝参加的占2/5。有16个代表团在入场式上没有打本国国旗,以奥林匹克五环旗替代,以示抗议;有10个代表团只有旗手一人,运动员没有出场。上届主办城市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长只派了代表将奥林匹克会旗交给了莫斯科市长。
苏联要报一箭之仇
对于苏联来说,报仇的机会很快就来了,因为1984年奥运会的举办地正是美国洛杉矶。由于美国不像苏联有具体的“小辫子”可抓,苏联于是就在安全问题上找碴儿。自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惨案发生后,安保工作一直是后来历次奥运会的重中之重。苏联以保障自己的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为由,向洛杉矶奥组委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允许苏联专机载相关人员降落在洛杉矶任何机场。二是在洛杉矶长堤港停泊一艘苏联舰只作为“流动宾馆”,供苏联运动员休息时使用。
苏联的这些要求让美国很是为难。传统上美国对贵宾国家的照顾,也只是让它们停在军用机场,而苏联却要求可在任何一个机场降落,这不仅对飞行管理造成不便,还会泄漏美国的军事机密。另外,苏联的“流动宾馆”要求停靠的长堤港是美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且十分接近美国的军事基地。让一艘苏联船在这里停上一个半月,无疑会严重影响美国的安全利益。而且,苏联的建议不是通过正常的外交渠道提出,而是通过洛杉矶奥组委来要求。最终,美国只同意苏联飞机可以携带运动员在特定机场降落,苏联船舶也只能运送旅客,运完就走,不得停留。
美国心里清楚,苏联的要求不过是为其抵制奥运会找借口。预料到苏联阵营会反对,美国极力做分化瓦解工作。1984年2月,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主席什皮利亚克访问美国,并应洛杉矶奥委会的邀请前往洛杉矶发表演说。即便这次是“私人身份”前往,美国仍然用空军飞机进行来回“护驾”,以彰显两国之间的友谊。对于罗马尼亚,美国更是尽力拉拢,因为该国是华约中唯一未曾公开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的国家。美国总统里根亲自给罗马尼亚总统写信,信中说苏联以安全理由抵制奥运会“完全没有根据”,他已向奥委会许诺,一定能处理好安全问题,希望罗马尼亚能派代表团参加。
1984年5月,苏联宣布不派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原因是“在美国有人正在煽动沙文主义情绪和反苏歇斯底里”,因而在洛杉矶将发生美国所放纵的反苏抗议活动,从而让苏联参会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后来,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民主德国等国也没有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加上因故没有参加的,总共有19个国家。这次抵制,也让洛杉矶奥运会成为残缺不全的奥运会。
责任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