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女记者赴延安“啃”了朱德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

同月底,美国人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就以《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身份,到延安作为期七个多月的采访。

史沫特莱是继埃德加·斯诺到中国革命队伍里采访的第二位记者,并且事先得到了宋庆龄、斯诺等人的介绍,所以很受重视。

抵达延安的当天晚上,史沫特莱先后见到了朱德和毛泽东。

她回忆对朱德的第一印象说:“他有五十多岁了,相貌和蔼可亲,额角布满皱纹。他看起来确像红军之父。他满面春风,连连对我说欢迎,并向我伸出了双手;我用双臂抱住他的脖子,在他的脸颊左右亲了一下”。

这两个响亮的热吻,在当时和以后的许多文章里,都被说成是史沫特莱抱住朱德的脸狠狠地“啃”了两口。

拥抱亲吻完毕之后,史沫特莱在这个结实的人物旁边走来走去,直爽地说:“让我好好瞧瞧你!”

第二天,中国文艺协会和新中华报社联合集会,欢迎史沫特莱的到访。

史沫特莱带来交际舞

史沫特莱初到延安,被安排住在东邻城墙的原来一家地主的院落。

后来,该院落被征用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外交部招待所,她们就迁住凤凰山东麓的窑洞里。

与她们比邻而居的是共产国际常驻中国顾问奥托·布劳恩(李德),以及当初随斯诺一起来陕北的美国医生乔治·海德姆(马海德)。

他们的窑洞里有一台轻便的留声机、不多的几张唱片。

很快,在史沫特莱的住处就出现了私人性质的娱乐晚会。有了留声机和唱片,当然就少不了要跳交际舞。

据史沫特莱回忆,毛泽东刚开始“由于自尊心强,他不学跳舞,生理上也没有节奏感”,却经常光顾客人们的住处。“有时候,我给毛泽东写一个‘请即来一谈 ’的便条,他很快就来了,手里提着一袋花生米。于是外国朋友引吭高歌,中国主人拍掌击节,歌罢由中国主人们或唱歌或讲古,窑洞满座,谈笑风生,一时成为乐事。”

此时,史沫特莱会邀大家排成一队,教他们跳弗吉尼亚土风舞,继之教授西方式的交际舞。

史沫特莱回忆:“朱德同我破除迷信,揭开了交际舞的场面。周恩来接着也跳了起来,不过他跳舞像一个人在演算一道数学习题似的。彭德怀喜欢作壁上观,不肯下来跳一次舞。贺龙在青砖铺的地上随音乐旋律一起欢跳,他是身上惟一有节奏感的舞师。在延安的妇女中间,我赢得了败坏军风的恶名。人言可畏,群情侧目,以致有一回朱德邀我再教他跳一次舞时,我居然谢绝了他。他指责我怕事,说道:‘我同封建主义斗了半生,现在还不想罢休!’我只好站起来以民主的名义和他跳了一次。”

慢慢地,交际舞逐渐出现在公开举行的晚会上。

当时延安古城里的钟楼东侧有一座不大的基督教堂,被辟为中共中央大礼堂后。几乎每个周末的晚上,这里都举行晚会或舞会。

史沫特莱和她的“学生们”成了舞会上的“明星”。

中新网11月21日电 1937年1月底,美国人史沫特莱来到延安。延安交际舞就是在其传授之下逐渐时兴起来的。美国《侨报》摘自《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一书披露的信息显示,谁会想到,这竟然引发了毛泽东与贺子珍的矛盾,导致二人分手。

女记者赴延安“啃”了朱德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

同月底,美国人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就以《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身份,到延安作为期七个多月的采访。

史沫特莱是继埃德加·斯诺到中国革命队伍里采访的第二位记者,并且事先得到了宋庆龄、斯诺等人的介绍,所以很受重视。

抵达延安的当天晚上,史沫特莱先后见到了朱德和毛泽东。

她回忆对朱德的第一印象说:“他有五十多岁了,相貌和蔼可亲,额角布满皱纹。他看起来确像红军之父。他满面春风,连连对我说欢迎,并向我伸出了双手;我用双臂抱住他的脖子,在他的脸颊左右亲了一下”。

这两个响亮的热吻,在当时和以后的许多文章里,都被说成是史沫特莱抱住朱德的脸狠狠地“啃”了两口。

拥抱亲吻完毕之后,史沫特莱在这个结实的人物旁边走来走去,直爽地说:“让我好好瞧瞧你!”

第二天,中国文艺协会和新中华报社联合集会,欢迎史沫特莱的到访。

史沫特莱带来交际舞

史沫特莱初到延安,被安排住在东邻城墙的原来一家地主的院落。

后来,该院落被征用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外交部招待所,她们就迁住凤凰山东麓的窑洞里。

与她们比邻而居的是共产国际常驻中国顾问奥托·布劳恩(李德),以及当初随斯诺一起来陕北的美国医生乔治·海德姆(马海德)。

他们的窑洞里有一台轻便的留声机、不多的几张唱片。

很快,在史沫特莱的住处就出现了私人性质的娱乐晚会。有了留声机和唱片,当然就少不了要跳交际舞。

据史沫特莱回忆,毛泽东刚开始“由于自尊心强,他不学跳舞,生理上也没有节奏感”,却经常光顾客人们的住处。“有时候,我给毛泽东写一个‘请即来一谈 ’的便条,他很快就来了,手里提着一袋花生米。于是外国朋友引吭高歌,中国主人拍掌击节,歌罢由中国主人们或唱歌或讲古,窑洞满座,谈笑风生,一时成为乐事。”

此时,史沫特莱会邀大家排成一队,教他们跳弗吉尼亚土风舞,继之教授西方式的交际舞。

史沫特莱回忆:“朱德同我破除迷信,揭开了交际舞的场面。周恩来接着也跳了起来,不过他跳舞像一个人在演算一道数学习题似的。彭德怀喜欢作壁上观,不肯下来跳一次舞。贺龙在青砖铺的地上随音乐旋律一起欢跳,他是身上惟一有节奏感的舞师。在延安的妇女中间,我赢得了败坏军风的恶名。人言可畏,群情侧目,以致有一回朱德邀我再教他跳一次舞时,我居然谢绝了他。他指责我怕事,说道:‘我同封建主义斗了半生,现在还不想罢休!’我只好站起来以民主的名义和他跳了一次。”

慢慢地,交际舞逐渐出现在公开举行的晚会上。

当时延安古城里的钟楼东侧有一座不大的基督教堂,被辟为中共中央大礼堂后。几乎每个周末的晚上,这里都举行晚会或舞会。

史沫特莱和她的“学生们”成了舞会上的“明星”。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