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据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1月30日,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委员会在北京公布了《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日学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所接近。

由两国政府主导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项目于2006年年底启动。双方学者就同一题目交换意见、充分讨论,最后做各自表述。《报告》由中日学者的论文(各一卷)构成,每一卷包括古代和近代两部分,共13篇论文,对中日古代交往历史、近代不幸的历史和战后历史问题都进行了研究。

“为什么日本以各种形式向中国进行过21次道歉,而中国人强烈的印象仍然是‘日本人不道歉’?”中日共同研究的一名日本委员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研究中,他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一些官员和议员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以及那些否认侵略战争的声音盖过了反对侵略战争和道歉的声音。

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表示,日本学者的观点有很大进步,特别是与右翼学者有明显不同。比如,对于南京大屠杀,尽管中日双方的学者在报告中都没有做详细论证和研究,但结论大体靠近。无论被害人数是多少,日本学者承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这一点就与日本右翼学者有根本不同。太平洋战争被日本右翼学者称为“大东亚战争”,而这次的日本学者论文中并没有出现“大东亚战争”的说法。另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双方虽未对确切死亡人数进行讨论,但都引用了两组数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是20万人以上,南京国防部军事法庭认定是30余万人。

专家认为,这样的对话和研究应继续下去,用研究成果引导两国国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驳斥日本右翼历史观,让历史问题不再成为中日关系的障碍。(环球时报记者 段聪聪)

据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1月30日,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委员会在北京公布了《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日学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所接近。

由两国政府主导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项目于2006年年底启动。双方学者就同一题目交换意见、充分讨论,最后做各自表述。《报告》由中日学者的论文(各一卷)构成,每一卷包括古代和近代两部分,共13篇论文,对中日古代交往历史、近代不幸的历史和战后历史问题都进行了研究。

“为什么日本以各种形式向中国进行过21次道歉,而中国人强烈的印象仍然是‘日本人不道歉’?”中日共同研究的一名日本委员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研究中,他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一些官员和议员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以及那些否认侵略战争的声音盖过了反对侵略战争和道歉的声音。

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表示,日本学者的观点有很大进步,特别是与右翼学者有明显不同。比如,对于南京大屠杀,尽管中日双方的学者在报告中都没有做详细论证和研究,但结论大体靠近。无论被害人数是多少,日本学者承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这一点就与日本右翼学者有根本不同。太平洋战争被日本右翼学者称为“大东亚战争”,而这次的日本学者论文中并没有出现“大东亚战争”的说法。另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双方虽未对确切死亡人数进行讨论,但都引用了两组数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是20万人以上,南京国防部军事法庭认定是30余万人。

专家认为,这样的对话和研究应继续下去,用研究成果引导两国国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驳斥日本右翼历史观,让历史问题不再成为中日关系的障碍。(环球时报记者 段聪聪)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