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世界关注新中国60年巨变 外媒目光聚集中国

俄媒称短短60年中国经济成就从负到正 再做乘法

●本报驻美国、联合国、俄罗斯、巴西、印度、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记者 温宪 吴云 张光政 吴志华 廖政军 纪双城 姚蒙 青木 孙秀萍

今天,是新中国60岁的生日。今天,中国注定将成为世界的主角。纽约帝国大厦首次为中国国庆点亮象征五星红旗的红黄灯,英国首相布朗在媒体上撰文为中国祝寿,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整版的中国60年报道专辑,远在南美的巴西众议院也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行了特别大会。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说,60年了,新中国有太多的理由庆祝这个生日。美国副国务卿霍马茨说,60年前,毛泽东主席说,四万万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60年后,中国人民站立得很高,很强壮。加拿大《多伦多星报》说,今天的中国是一颗升起的新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豪,更加富裕,更加自由,更加幸福。俄罗斯学者谢尔盖•卢加宁说,60大庆意味着新中国已成功实践了新的发展模式,尽管存在人口问题、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中国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从一贫如洗到第三大经济体

9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驻京记者在题为“龙将起舞”的文章中写道,当人们星期四打开电视时,会看到上百辆坦克将沿着长安街驶过天安门广场,后面是整齐划一、踢着正步的军人方阵(原文如此———编者注),新式军事装备骄傲地接受检阅,从射程可达华盛顿的机载导弹发射器到歼10战斗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庆典———在中国经济正带领全球走出衰退之际,中国领导人将展示其迅速增强的军力。如果说去年的北京奥运会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展示成就的机会,那么10月1日的阅兵式则将让人们铭记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

路透社等多国媒体都在中国国庆之前回顾了中国从1949年建国到现在60年间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和前进过程。澳大利亚《世纪报》评论说,10月1日的“生日派对”就是一首对现代中国从饱受战争折磨和一贫如洗的起点长途跋涉到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颂歌。美国麦克拉奇报业集团称,建国60周年,对中国来说是“苦乐参半的里程碑”。美联社说,阅兵是纪念中国成立60周年的适当形式,盛大庆典能够满足中国人心中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为新中国的成就感到骄傲。新中国已经从成立时的一个贫穷落后、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转变成一个经济和外交大国。

加拿大《多伦多星报》29日发表社论“60年后的中国”。文章说,如果加拿大总理哈珀在百忙之中抽空到北京一趟,他会看到什么呢?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甚至毛泽东在60年前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时不曾想象得到。今天的中国在国际社会表现得积极活跃,而且还是一个援助捐赠国。它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收回了香港和澳门,共产党向企业家打开了大门,修建了三峡大坝,还将宇航员送入太空。

巴林学者贾比尔•安萨里近日在科威特媒体上撰文说,中国的崛起再次安慰了痛苦的阿拉伯人。安萨里回顾了中国摆脱西方列强凌辱成为世界大国的历史,他提醒阿拉伯民众,在看待中国能够“平静地”崛起为世界大国时,不要忘记中国人并不是“免费”获得了这些成就,在取得成功的背后,有中国人留下的“血汗、艰辛和痛苦的征程”。

印度《每日新闻与分析》网站30日发表题为“60岁,中国又开始崭新的生命”的评论说,每天,世界上超过10亿人要接触到“中国制造”。任何国际性话题如果离开中国似乎都失去了意义,正如“中国”这两个字在汉字中的含义:中国正走向地缘政治的中心。

世界关注新中国60年巨变 外媒目光聚集中国

俄媒称短短60年中国经济成就从负到正 再做乘法

●本报驻美国、联合国、俄罗斯、巴西、印度、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记者 温宪 吴云 张光政 吴志华 廖政军 纪双城 姚蒙 青木 孙秀萍

今天,是新中国60岁的生日。今天,中国注定将成为世界的主角。纽约帝国大厦首次为中国国庆点亮象征五星红旗的红黄灯,英国首相布朗在媒体上撰文为中国祝寿,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整版的中国60年报道专辑,远在南美的巴西众议院也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行了特别大会。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说,60年了,新中国有太多的理由庆祝这个生日。美国副国务卿霍马茨说,60年前,毛泽东主席说,四万万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60年后,中国人民站立得很高,很强壮。加拿大《多伦多星报》说,今天的中国是一颗升起的新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豪,更加富裕,更加自由,更加幸福。俄罗斯学者谢尔盖•卢加宁说,60大庆意味着新中国已成功实践了新的发展模式,尽管存在人口问题、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中国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从一贫如洗到第三大经济体

9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驻京记者在题为“龙将起舞”的文章中写道,当人们星期四打开电视时,会看到上百辆坦克将沿着长安街驶过天安门广场,后面是整齐划一、踢着正步的军人方阵(原文如此———编者注),新式军事装备骄傲地接受检阅,从射程可达华盛顿的机载导弹发射器到歼10战斗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庆典———在中国经济正带领全球走出衰退之际,中国领导人将展示其迅速增强的军力。如果说去年的北京奥运会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展示成就的机会,那么10月1日的阅兵式则将让人们铭记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

路透社等多国媒体都在中国国庆之前回顾了中国从1949年建国到现在60年间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和前进过程。澳大利亚《世纪报》评论说,10月1日的“生日派对”就是一首对现代中国从饱受战争折磨和一贫如洗的起点长途跋涉到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颂歌。美国麦克拉奇报业集团称,建国60周年,对中国来说是“苦乐参半的里程碑”。美联社说,阅兵是纪念中国成立60周年的适当形式,盛大庆典能够满足中国人心中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为新中国的成就感到骄傲。新中国已经从成立时的一个贫穷落后、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转变成一个经济和外交大国。

加拿大《多伦多星报》29日发表社论“60年后的中国”。文章说,如果加拿大总理哈珀在百忙之中抽空到北京一趟,他会看到什么呢?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甚至毛泽东在60年前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时不曾想象得到。今天的中国在国际社会表现得积极活跃,而且还是一个援助捐赠国。它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收回了香港和澳门,共产党向企业家打开了大门,修建了三峡大坝,还将宇航员送入太空。

巴林学者贾比尔•安萨里近日在科威特媒体上撰文说,中国的崛起再次安慰了痛苦的阿拉伯人。安萨里回顾了中国摆脱西方列强凌辱成为世界大国的历史,他提醒阿拉伯民众,在看待中国能够“平静地”崛起为世界大国时,不要忘记中国人并不是“免费”获得了这些成就,在取得成功的背后,有中国人留下的“血汗、艰辛和痛苦的征程”。

印度《每日新闻与分析》网站30日发表题为“60岁,中国又开始崭新的生命”的评论说,每天,世界上超过10亿人要接触到“中国制造”。任何国际性话题如果离开中国似乎都失去了意义,正如“中国”这两个字在汉字中的含义:中国正走向地缘政治的中心。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