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善"钱砖垒墙"高调捐款 被指作秀
“学《资本论》,做有良知企业家。”
“对企业家银行存款全国大普查。”
“慈善就是要作秀。”
“凭户口本买房,严控房价上涨。”
“拆迁行业里面拆迁老板素质都比较差,比我高的基本上没有。”
“富人应该缴纳遗产税,遗产税的比率至少应为60%。”
“财富如水,如果有一碗水可以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
自称10年捐款11亿,曾带着4000多万现金到西部扶贫,获“中国首善”美名……过去两年里,这一系列爆炸性的新闻事件都与一个名字有关,这个人就是陈光标。但不少人并不买这个账,直言其炒作。在政协开幕当天,前来旁听的陈光标表示,他以慈善为乐,也愿意让媒体炒作,但他否认这样的做法是为他自己、为他的企业扬名,而是希望通过炒作,让更多人来做慈善。
谈慈善
相关立法至少再等5年
“5年内慈善还立不了法!”见到陈光标时,他正在政协开幕会场外被一群记者围堵着采访。话题自然离不开他的成名事业――慈善。
陈光标指出,中国的慈善事业还不完善,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目前慈善立法也未进入议事日程,按照中国目前的立法程序,即使现在开始立法,也需要5年的时间。一谈起慈善,陈光标就变得滔滔不绝。他表示,与传统的做好事不留名相比,他更愿意亲自去给需要帮助的人送钱。“每个捐钱的人,都想知道钱花到哪了,但以现在的制度,解答不了大家这个问题。”陈光标坦言。
“做慈善,是件快乐的事情。”陈光标表示,把钱亲自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会更快乐,这也激发他继续把慈善做下去。
吐苦水
“我赚的都是血汗钱”
做慈善免不了纷纷扰扰的烦恼,陈光标也不例外,不过他的烦恼是嫌自己的赚的钱少,帮不了更多的人。
“我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陈光标诉苦,在中国做民营企业是最难的。他称他做拆迁生意的企业是国内最大的环保拆迁公司,建筑垃圾能够完全再利用,但即便如此,该企业所做的项目中极少有直接拿到手的,95%项目要由别的公司转包过来,这其中就是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使他拿不到第一手的工程。
陈光标坦言,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找他主动要求捐助的人也越来越多,平均每天都能收到700封以上的信。陈光标说自己曾受过骗,如今也学“聪明”了,会对求助者进行“甄别”,“我有个班子,四五个人专门筛选来信”。
陈光标还表示,这些苦水本不想一吐为快,因为担心说出来后,“那么多麻烦”会吓跑其他想做慈善的人。
侃捐款
企业利润一半以上捐了
“有太多事情我看不惯。”陈光标称,他最看不惯有人受穷,而自己从小就喜欢打抱不平,长大了还是这样。“有这种性格,是受父母的影响,他们喜欢帮助别人。”陈光标说“现在,我企业利润的50%到60%都捐给了社会。”陈光标表示,他对捐款数字记忆比较深刻,因为每次捐款,他都会开发票。根据他的统计,自己10年来捐了差不多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