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大旱如此猛烈

养活几代人的水库干涸见底龟裂满布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家里还剩多少水。”吴金宝告诉记者。3个儿子已经分家了,他和老伴单独住在一起,这些天来,随着旱情的加剧,老人们心里总有种没底的感觉,“前几天,老伴还跟我开玩笑,我们不会干(渴)死吧。”

吴金宝还不太适应缺水的生活,他们家离水库不远,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喝着戈衣海子的水长大,老人此前从未想过有一天这个村子也会缺水。

吴金宝至今还记得年幼时从戈衣海子挑水的情景,那时戈衣海子还是一个“龙潭”,在当地人的方言词汇中,所谓“龙潭”相当于一个小水潭,面积不大,由地下不断往上冒的水形成。“龙潭的水甘甜清澈,特别好喝”,这也是戈衣村祖辈数代人共同的取水地。1958年,全国大兴水利,要在龙潭处建一个大水库。但依靠着村民们肩挑背驮,半年多便将水库建成。“龙潭”由此变成一个“海”,水库蓄满之后,按照村民的比划,至少有四个足球场的规模,最深处能有六七层楼高。

从此,戈衣海子又开始庇护一代又一代的戈衣村人,不仅仅是生活用水,庄稼灌溉等,村民都取之于水库。其后,云南也曾经历几次大的旱灾,但因为有戈衣海子坐镇,戈衣村人从来就没担心过缺水——直到2009年的8月,这一个月,水库干涸见底。“整整一年,水库没有进过一滴水啊”,吴金宝颇有些心疼地描述。

如今的戈衣海子好似一个沙漠中废弃多年的巨大足球场:褐黄色的库底好似刚刚经过一场强烈的撕扯一般,龟裂满布,深处足以塞进一个小孩的腿,令人触目惊心;水库四周光秃秃的坝子则是一个巨大的看台,它们共同见证了戈衣海子的消逝。

因为只出不进,今年春节过后,供应村民自来水的蓄水池也被抽干(蓄水池的水也来自水库),村民陷入彻底无水可取的日子,仅仅依靠外界送水度日。

点击查看更多新闻图片

昨日,钻到165米后,钻探队员终于找到水。谷岳飞 摄

点击查看更多新闻图片

一位摄影记者站在戈衣海子干涸的库底,龟裂的地面让人触目惊心。本报记者 谷岳飞 摄

“戈衣海子”——这个美丽的名字属于一座水库,它是云南陆良县戈衣村200户村民的生命之源。这座水库诞生于1958年,65岁的吴金宝是它的建造者之一。过去的几十年中,云南也曾遭遇过数场大旱灾,但村民依靠着“戈衣海子”的庇护,一次次安然度过。“没想到这次戈衣海子也‘倒下了’”。望着满目龟裂的库底,吴金宝面色沉重。村民不得不开始适应没有了戈衣海子的日子。

大旱如此猛烈

养活几代人的水库干涸见底龟裂满布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家里还剩多少水。”吴金宝告诉记者。3个儿子已经分家了,他和老伴单独住在一起,这些天来,随着旱情的加剧,老人们心里总有种没底的感觉,“前几天,老伴还跟我开玩笑,我们不会干(渴)死吧。”

吴金宝还不太适应缺水的生活,他们家离水库不远,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喝着戈衣海子的水长大,老人此前从未想过有一天这个村子也会缺水。

吴金宝至今还记得年幼时从戈衣海子挑水的情景,那时戈衣海子还是一个“龙潭”,在当地人的方言词汇中,所谓“龙潭”相当于一个小水潭,面积不大,由地下不断往上冒的水形成。“龙潭的水甘甜清澈,特别好喝”,这也是戈衣村祖辈数代人共同的取水地。1958年,全国大兴水利,要在龙潭处建一个大水库。但依靠着村民们肩挑背驮,半年多便将水库建成。“龙潭”由此变成一个“海”,水库蓄满之后,按照村民的比划,至少有四个足球场的规模,最深处能有六七层楼高。

从此,戈衣海子又开始庇护一代又一代的戈衣村人,不仅仅是生活用水,庄稼灌溉等,村民都取之于水库。其后,云南也曾经历几次大的旱灾,但因为有戈衣海子坐镇,戈衣村人从来就没担心过缺水——直到2009年的8月,这一个月,水库干涸见底。“整整一年,水库没有进过一滴水啊”,吴金宝颇有些心疼地描述。

如今的戈衣海子好似一个沙漠中废弃多年的巨大足球场:褐黄色的库底好似刚刚经过一场强烈的撕扯一般,龟裂满布,深处足以塞进一个小孩的腿,令人触目惊心;水库四周光秃秃的坝子则是一个巨大的看台,它们共同见证了戈衣海子的消逝。

因为只出不进,今年春节过后,供应村民自来水的蓄水池也被抽干(蓄水池的水也来自水库),村民陷入彻底无水可取的日子,仅仅依靠外界送水度日。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