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规范权力行使、强化权力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对于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在县一级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县一级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郡县治,天下安”,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然而,当前县委权力运行中的某些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群众的期望要求,仍然存在差距。
为了规范县委权力运行,特别是加强对县委书记职权的规范,2009年3月起,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在江苏省睢宁县、河北省成安县、成都市武侯区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这次印发《意见》,是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在全国开展。
本报记者对先行试点的江苏省睢宁县、河北省成安县、成都市武侯区进行回访,介绍其工作特点及最新进展,以供其他地方借鉴。
河北成安县
发挥党代表作用实现“双向”反馈
本报记者彭波
在河北成安县委大门的两侧,树立着32块党务政务公开栏,里面不仅清楚地标明了各种行政事务的办事程序,而且还将成安县委、县政府党政领导的照片、简历、职责分工以及手机号、办公电话等信息全部在公开栏中进行公开。除此之外,在最东边的6块公示栏中还分别公开了全县各单位每个月的财政开支情况,以及重大工程、重大事项等信息。
成安县人口不过40万,却一度成为排得上号的“上访大县”。县委权力规范透明,权力运行在阳光下,改变了这种局面。
成安县首先在党政机关办公方式上动了“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