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资料图: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枭龙轻型战斗机

探秘中国“鹰巢”

未来10年、20年,中国“战鹰”研发将厚积薄发,非对称超越,无边界创造,从而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勇立潮头,问鼎世界航空一流技术水平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苗俊杰

站在中航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成都所)四十周年纪念标志下,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院士亲手点燃“薪火相传”的火种,历任所长依次上台点燃手中的火炬,庄严地将之交给现任成都所领导班子,随后,这熊熊之火又次第传递到青年职工代表手中

近一个月过去了,当本刊记者欣闻我国新一代战鹰再次试飞的消息时,这令人热血沸腾的一幕又浮现在脑海中。如果从精神层面讲,“薪火相传”是“航空人”自强不息的传承,那么从技术研发层面,这一幕就是我国“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军机研制格局已经确立的完美象征。

也因此,亲赴过中国“鹰巢”采访的本刊记者,对这已经公开的喜报,少了一份惊奇,多了一份敬佩,更充满了对我国第三代机扎实研制而今天水到渠成的感慨和自信。

跨代发展的“原爆点”

步入位于府南河畔的成都所科研工作区,一座造型独特、具有现代高科技功能的设计大楼直冲云霄,引人注目。大楼左侧的茵茵草坪上,4架振翅欲飞的歼-7C、歼-10、枭龙和歼-10双座型战鹰模型,昭示着成都所与这些“空中明星”的血脉。

资料图: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枭龙轻型战斗机

点击查看更多军事图片

《瞭望》文章:探秘中国“鹰巢”

未来10年、20年,中国“战鹰”研发将厚积薄发,非对称超越,无边界创造,从而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勇立潮头,问鼎世界航空一流技术水平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苗俊杰

站在中航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成都所)四十周年纪念标志下,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院士亲手点燃“薪火相传”的火种,历任所长依次上台点燃手中的火炬,庄严地将之交给现任成都所领导班子,随后,这熊熊之火又次第传递到青年职工代表手中

近一个月过去了,当本刊记者欣闻我国新一代战鹰再次试飞的消息时,这令人热血沸腾的一幕又浮现在脑海中。如果从精神层面讲,“薪火相传”是“航空人”自强不息的传承,那么从技术研发层面,这一幕就是我国“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军机研制格局已经确立的完美象征。

也因此,亲赴过中国“鹰巢”采访的本刊记者,对这已经公开的喜报,少了一份惊奇,多了一份敬佩,更充满了对我国第三代机扎实研制而今天水到渠成的感慨和自信。

跨代发展的“原爆点”

步入位于府南河畔的成都所科研工作区,一座造型独特、具有现代高科技功能的设计大楼直冲云霄,引人注目。大楼左侧的茵茵草坪上,4架振翅欲飞的歼-7C、歼-10、枭龙和歼-10双座型战鹰模型,昭示着成都所与这些“空中明星”的血脉。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