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吴小攀
羊城晚报: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对朱学勤涉嫌抄袭一事作出了指控不成立的结论,您为什么觉得不公正、不权威?
方舟子:可能是人情的原因吧。无论如何,朱学勤也算是著名学者,又是复旦的博士,跟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里面的某些人关系可能也不错,所以由他们来作鉴定,肯定也要给他面子。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学术规范委员会里的人没有进行仔细对比,可能是没有时间,或者英文程度不行,还有几个人根本不是这一行的,是理工科专业的;委员会里起作用的可能是一两个社科领域的人。估计葛剑雄起主要的作用,而葛剑雄跟朱学勤的关系又很好,因此抹不开面子。另外,可能他们对抄袭存在错误的看法,葛剑雄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朱学勤在序言中提到这本书因为这样,所以后面大段大段地照抄,也不算抄袭这个理由是很荒唐的。朱学勤自我辩解说,他作了注释了,这些注释其实是直接抄自原书的注释,根本不是自己读了原始资料后的注释,他没有看过原著,却让人以为是他看了原著后作出的归纳。
羊城晚报:您在博文中认为朱学勤的性质比汪晖的严重,为什么?
方舟子:汪晖的抄袭还算是比较高级一点,他是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点,而朱学勤基本上是拿起一本书从头抄下来的,仅根据网上举报的,他就抄袭了1.8万多字,根本没花什么心思,这是低级的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