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小牛坊村正是热闹的时候,村子的主要街道上,往来的大多不是本村的村民,这几天对流动人口收水费和卫生费的事,大家大都是通过村口设卡通知得知。
记者:交了那钱吗?
被采访者:没有交,好多都准备搬房子呢。
记者:就是不在咱们村住?
被采访者:对,好多都是这样想的。
接受采访的王曦说自己全家人都住在这个村,多年来从没交过水费和卫生费,按人头逐月收钱是全家不小的开支。而在小牛坊村,几乎所有有空余房屋的村民都是房东,租户是这个村子的主体。
一下要收20块钱 大家都接受不了
村子入口处,钢架结构的大门显然是新建的,电动栏杆已经固定在抬起状态,岗亭里也没有人把守,门卫室里的一个指示牌证实着此前媒体的报道:“从4月3日起无出入证者禁止入内,请到村东口流动人口办公室办理证件。”村里人说,办证就意味着交钱,每人每月15块钱的费用,是此前从没收过的,第一次办证还要加上5块钱工本费,一共20块钱。
村民A:一下要收20块钱,大家都接受不了。村民B:我们都不知道收的是什么钱。村民C:那谁愿意呢?肯定不愿意!
主要为了管理
在村委会,记者见到了一份落款为小牛坊村委会的《流动人口管理建档收费方案》,村党支部组织宣传委员郭增鑫说,这其实是还有待完善的方案。
村干部:等细化的时候再实施。主要是为了登记造册、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