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点击查看更多新闻图片

环球网记者张哲报道  据韩国媒体报道,宇宙飞船配件制造公司——美国Tayco的首席执行官、旅美韩国航空宇宙科学家郑载勋博士因解决了“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遇难的原因,被美方誉为“无名英雄”。

韩国《中央日报》1月31日报道,1月28日是美国宇宙飞船“挑战者(Challenger)号”爆炸25周年纪念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挑战者号”遇难后,全面终止了往返宇宙飞船项目,展开了大规模的事故原因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因为右边辅助推动火箭发动机的“O”字型橡皮垫在低温条件下结冰,产生缝隙,从这一缝隙露出的燃料着火,导致了爆炸。

据悉,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发表事故原因的同时也在谋划解决的对策。而提出解答的人物是当时Tayco的副总经理——郑载勋。

据报道,郑载勋说:“事故当时我正在看电视。最初看到飞船冒出白烟,不知道是爆炸了。知道爆炸之后,我簌簌落泪了。在我下决心要解决问题之后,每天凌晨4点起床,以祈祷赋予我智慧来开始新的一天。就这样,某天我突然产生了想法。”报道称,郑载勋整理了加入特殊O ring的热调节装置的想法,并发送给了美国航空航天局。该装置于1988年9月被安装在“发现号”宇宙飞船上。此外,美国航空航天局还制定了所有宇宙飞船必须“义务性”地安装新的热调节装置的规定。

报道还称,2003年“哥伦比亚号”宇宙飞船在返航途中爆炸后,郑载勋再次出面解决问题。他产生了为防止往宙飞船外部结冰导致损失而把结冰防止加热系统安装在外部燃料槽的想法,并发给了美国航空航天局,这一想法再次被采纳,并安装在宇宙飞船上。

点击查看更多新闻图片

环球网记者张哲报道  据韩国媒体报道,宇宙飞船配件制造公司——美国Tayco的首席执行官、旅美韩国航空宇宙科学家郑载勋博士因解决了“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遇难的原因,被美方誉为“无名英雄”。

韩国《中央日报》1月31日报道,1月28日是美国宇宙飞船“挑战者(Challenger)号”爆炸25周年纪念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挑战者号”遇难后,全面终止了往返宇宙飞船项目,展开了大规模的事故原因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因为右边辅助推动火箭发动机的“O”字型橡皮垫在低温条件下结冰,产生缝隙,从这一缝隙露出的燃料着火,导致了爆炸。

据悉,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发表事故原因的同时也在谋划解决的对策。而提出解答的人物是当时Tayco的副总经理——郑载勋。

据报道,郑载勋说:“事故当时我正在看电视。最初看到飞船冒出白烟,不知道是爆炸了。知道爆炸之后,我簌簌落泪了。在我下决心要解决问题之后,每天凌晨4点起床,以祈祷赋予我智慧来开始新的一天。就这样,某天我突然产生了想法。”报道称,郑载勋整理了加入特殊O ring的热调节装置的想法,并发送给了美国航空航天局。该装置于1988年9月被安装在“发现号”宇宙飞船上。此外,美国航空航天局还制定了所有宇宙飞船必须“义务性”地安装新的热调节装置的规定。

报道还称,2003年“哥伦比亚号”宇宙飞船在返航途中爆炸后,郑载勋再次出面解决问题。他产生了为防止往宙飞船外部结冰导致损失而把结冰防止加热系统安装在外部燃料槽的想法,并发给了美国航空航天局,这一想法再次被采纳,并安装在宇宙飞船上。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