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生产的运-8型战术运输机
1月24日中午,南方沿海某机场,一架运输机发出巨大轰鸣声,计划飞往某空域执行一项任务。
机长张成伟、飞行员吴炎乐坐进驾驶舱,按照飞行检查程序,认真检查仪表设备。机组其他人员按照各自协同分工,各就各位进行起飞前的各项准备。
“可以起飞。”13时26分,张成伟通过送话器请示塔台,得到放飞指令。吴炎乐松开刹车,慢慢加大油门、用力后拉杆,昂起的银白色运输机犹如一把利剑直刺天穹。
飞机升空后,机舱开始增压。仅仅2分钟,飞机就离开机场10公里,上升到350米高度。就在这时,机舱内突然传来“哧、哧、哧”的气体泄漏声。紧接着,一股股带有油焦味的白烟涌上机舱,熏得机舱内模糊一片,机组人员眼泪直流。
“不好!飞机出现故障!”机舱内气氛紧张起来。张成伟敏锐地意识到,机舱增压是靠发动机压缩设备来实现的,涌入白烟并带油焦味最大可能就是发动机出现故障。他立刻前倾身体,努力辨认仪表数据,并果断下令:关闭输气开关,打开应急释压电门。同时,指示空中机械师跑步到后舱观察发动机工作情况。
“以每秒8米速度保持上升,争取减少滞空时间,检查发动机参数,判明故障,做好反向着陆准备。”张成伟向塔台报告发生空中特情后,再次下达指令,并让机组人员取出手电、打开夜航灯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