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枪装上智能手机打得更远更准
侦察、翻译、精确瞄准,手机在战场上频频现身
手机进战场,历史并不久远。
1996年4月,俄罗斯空军在追踪车臣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杜达耶夫时,根据其所持手提式电话发出的电波信号,发射两枚空对地导弹,致其当场身亡。
这里所说的手提式电话可能还是被动出场,而2008年,美军给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执行任务的士兵发放了手机,就主动多了。这些设备储存了详细的任务清单、图片等信息,还有当地人的日常用语,利用储存的声音信息,士兵们可以与当地军民交流,改变了之前只能通过“手舞足蹈”和当地人沟通的窘境。
不过,大出风头的却是2009年8月,驻阿富汗英军部队神秘的“狙击手小组”,在1853米之外精确击中了一名塔利班司令官,致其死亡。此举不但创造了当时英军狙击手“最远射杀纪录”,也令世人瞩目。据称,他们的“秘密法宝”便是手中的智能手机。
所谓的智能手机,像个人电脑一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安装软件等程序对手机功能进行扩充,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英军利用下载到手机上的软件,不但可以精密测算风速、子弹重力乃至地球运转等各种细微因素对子弹轨道造成的偏差,还可以预测出中弹者将会受到何种程度的伤害。
无独有偶,美国奈特公司也在M110狙击枪上,开发出一种“苹果播放器”支架系统和软件,基本可以实现上述功能。对于这个冷酷与时尚的结合,有网友戏称其为“最酷的步枪附件”。
据外媒报道,美军还将为每名士兵配备一部智能手机,以帮助他们实时获取情报,与战友联系沟通,追踪定位敌人。
控制机器人、无人机、导弹等,智能手机潜力很大
手机有智能,战场助打赢。想想看,拥有直观的界面、强大的功能与小巧的外形,还有无线网络连接等优势,手机成为战场上的新宠并不足为奇。许多国家的军方高度重视,并试图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军事领域。
据称,在未来战场上,智能手机还能向战场纵深传输侦察机、传感器、卫星以及侦察兵搜集到的大量情报,甚至直接控制机器人、无人机等武器系统执行任务。
不久前,法国派诺特公司开发出了一款只需用智能手机就可以自由控制的微型无人机。操作人员按动手机上的按钮,就可以操作外形酷似飞碟的无人机飞离地面、在上空盘旋。通过手机显示屏还可以实时看到无人机上摄像机拍到的视频。
美国某实验室也成功地运用遥控器以及智能手机来操控军用机器人。雷神公司则在研究“雷神智能战术系统”,战士们只需利用智能手机输入查询需求,应用程序代理商就会自动提供周围2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卫星图像、空中侦察及地面通信提供的相关资料。
而前不久有消息称,雷神公司将与谷歌合作,在智能手机上集成查看高清卫星影像、无人侦察机视频等功能,可以定焦于汽车车牌号、人的面部特征等细节,甚至可以登入“爱国者”导弹控制系统,获取重要的发射信息,用来发射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