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海军“差克立·纳吕贝特”号航空母舰
作为航空母舰,本舰的吨位更小型化了,满载排水量仅 l1485吨,比“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几乎缩小了 l/3,成为当今世界上排水量最小的航空母舰。
据俄罗斯军事周刊《但是》8月16日报道,世界武器市场上正在形成的局势为俄罗斯米格飞机制造集团公司带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米格-29K舰载机的外销订单有望持续增加,保证公司生产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欧美竞争对手的逐渐退出,以及中国军力的持续增长刺激了亚太邻国对航母舰载机的需求。
俄刊称,今年世界武器市场上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是印度公布126架多用途中型歼击机采购招标项目的中期结果。欧洲“台风”和法国“阵风”进入“决赛”,美国、瑞典和俄罗斯战机被淘汰出局,这对米格公司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甚至令人对米格-29和米格-35今后的生产前景产生疑问。毕竟在苏联解体之后,在世界武器市场上最为畅销的俄罗斯航空装备无疑是苏-27和苏-30系列重型歼击机,特别是向印度大量出口的苏-30MKI/MKM/MKI(A)飞机,而米格-29的出口规模则小得多。但是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对更轻巧更便宜的米格-29系列飞机的需求在迅速增加,目前米格公司的订单规模已有大约90架,发展前景开始看好。
影响米格公司前途的重要事件是印度海军采购总计45架米格-29K歼击机的两份合同,分别为16架和29架。截止到今年8月初首批订单中的11架已经交付,剩余5架也将在年底前供应。尽管搭载米格-29K舰载机的“维克拉马蒂亚”号(也译作“维克拉马迪特亚”号,即俄罗斯“赠与”印度的“戈尔什科夫”号二手航母)航母暂时还在俄罗斯北方机械制造企业船台内改装,但是印度海军飞行员已经开始积极使用米格-29K舰载机,总飞行时间已经超过了1000个小时。印度人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这在苏-30MKI合作项目中就已令俄罗斯人叫苦不迭。印度的算盘是尽量在保修期内“榨尽新飞机的所有汁液”,通过密集使用检验装备性能,及时发现缺陷,及时提出意见。缅甸订购20架各型米格-29飞机的合同也对米格公司的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其中4架飞机来自俄空军现役装备,16架飞机由米格公司重新生产。现在已经供应了3架,另外3架在今年8月初已准备好交货,目前公司总装车间内还在为缅甸组装另外5架米格-29。另外,叙利亚也采购了24架米格-29M/M2飞机,实际上是米格-29K的陆基版。这样算来,截止到今年8月初,米格公司按照合同义务应当交付的飞机数量已有71架。不久之后俄海军还将签署24架米格-29K舰载机采购合同,从而使公司订单总数增至95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这种规模都令人鼓舞,它至少能保证公司满负荷生产到2014-2015年。这里面还没算上印度62架米格-29B升级至米格-29UPG的工作量,这种现代化改进不只是要安装新型雷达、机载设备和发动机,还要维修和改进机身。现在米格公司总装车间内有两架印度飞机正在升级。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将由印度航空修理企业完成,俄罗斯米格公司将只供应相关部件。
俄刊称,苏联解体后米格公司遭遇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大批量生产任务的匮乏。主要原因是苏联时期米格-29大量对外供应,苏联解体后又生产了一些飞机,而俄空军已经没有能力采购,结果造成了大量技术半成品的积压。据个别统计,已经制成的机身数量超过100架,这些储备足够满足所有客户直到现在的需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外国客户接收的就是这种实际上已经老旧的新飞机,尽管所有技术半成品的机身寿命为零损耗,尽管配备了新的机载系统和发动机。阿尔及利亚空军采购的34架米格-29SMT/UB战机最终因质量问题而退货就是明证。因此米格公司在为印度海军制造米格-29K舰载机时使用了新的机身,含有大量的合成材料和特种材料,能够适应海上侵蚀环境。加上舰载机机身需要使用折叠机翼,因此在履行印度海军合同时米格公司根本无法使用技术半成品,被迫从头至尾严格按照完整的生产周期制造。另外,米格-29K舰载版机身和设备还应成为陆基版新型米格飞机,首先是米格-29M/M2的样板。因此,米格公司的发展定位成功转变为新型现代化飞机的批量生产。公司的中期发展前景可能将与米格-29K舰载机进军世界市场的步伐密切相关。毕竟俄海军在采购24架米格-29K之后,还有追加相同数量装备的优先选择权。而且,世界市场对米格-29K的需求显然不会仅限于印度采购的45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