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域按此划分 军队编制依其分配
在几乎人人都有语言天赋的欧洲,比利时这个西欧小国却因为语言问题,在全世界显得极为特殊。在这里,能讲几种语言不是最重要的事,关键是你讲什么语。语言像一把巨大的标尺,把比利时分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行政区域,甚至不同的政治集团。在世界其他国家,当我们习惯问“你是哪里人”时,在比利时,则会问“你说什么语”。
提示语用四种语言标注
走进布鲁塞尔机场的入关处,远远就能看到墙上密密麻麻写着几排字母。走到跟前才发现,这里“请出示护照”的提示语竟一并用了荷兰语、法语、德语和英语4种语言写成。进入布鲁塞尔市区,多语种标注随处可见,几乎所有重要路牌都用荷兰语和法语共同标注,就连一些电视台节目的字幕也是荷法双语的。
在欧洲,由于政治、历史和地理原因,多语种并用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与比利时一样处于“欧洲十字路口”的瑞士有4种官方语言,卢森堡更是因为语种多样,被誉为“人人都是语言学家”的国家。但在比利时,能说几种语言不是最重要的事,关键是你讲什么语。这个问题就像身份证一样,成为比利时人区别彼此,甚至“分裂”彼此的特殊标签。
“前面的那座博物馆是由比利时一位著名的荷语建筑师设计的。”在布鲁塞尔大广场,导游麦达丽亚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解道。这和她介绍自己的方式如出一辙。麦达丽亚说,她来自荷语区。对于初到比利时的人来说,总是将说哪种语言作为一个人的定语感觉有点怪,因为在世界其他国家,用的通常是“来自哪里”或“什么民族”。
语言是比利时最敏感问题
地处西欧的比利时与多个强国为邻,历史上曾辗转处于西班牙、奥地利、法国、荷兰等国统治下,加上从古代便受拉丁和日耳曼两种文化影响,比利时在塑造多元文化的同时,也留下了难解的语言冲突。
由于冲突频繁,语言问题变得非常敏感,比利时不得不采取法律手段解决这个问题。该国制定的语言政策法规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希望以此寻求不同语言之间的平衡。按照规定,法语、荷兰语和德语都是比利时的官方语言,政府按语种划分公务员,除首相外法语与荷兰语两个语言集团的大臣名额必须相等,甚至有的军队也按语言分编。
最直观的“分裂”是行政区,看似与政治不沾边的语言在比利时是划分标准。该国大体以法语和荷兰语南北分为瓦隆地区和弗拉芒地区。首都布鲁塞尔位于南北语言分界线北侧中部,讲双语。另外,在该分界线南侧的东部,还有一小块地区为德语区。语区境界的变化须经议会两院的语言集团投票通过。
在西北部文化名城布鲁日,大广场树立着诗人赫泽勒的雕像。这个在很多人听起来有点陌生的名字,在比利时,特别是弗拉芒地区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这里的青年志愿者莎拉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受到如此尊重是因为他是比利时第一个用荷兰语写诗的诗人,而当时流行于社会的说法是,“法语用于客厅,荷语用于厨房”。不过,随着示威抗议、政府危机,特别是经济地位的变化,荷兰语和法语的地位如今已发生转变。
英语给语言纷争添变数
日前,比利时刚创下一项新的世界纪录,那就是持续400多天的无政府状态。原因是自2010年6月13日议会选举后,该国弗拉芒语区和法语区各党派就一直争论不休。麦达丽亚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虽然这没给普通比利时人的生活带来太大影响,但她觉得很丢脸。她说:“语言在比利时已经不是语言,而是政治和利益,没有其他国家像他们一样。”
随着青年人逐渐掌管国家,更加包容的一代是不是有助于国家走向融合?接受采访的大多数比利时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按照法律规定,比利时实行双语教育,以法语为母语的人第二外语是荷兰语,以荷兰语为母语的人则相反。来自鲁汶大学的志愿者蒂娜说,事实上,比利时的年轻人现在更多选择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相比起上了岁数的人希望看到国家一体化,年轻人的态度则觉得无所谓。
责任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