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1945年6月19日-)生于缅甸仰光,是缅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1990年带领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的胜利,但选举结果被军政府作废。其后21年间她被军政府断断续续软禁于其寓所中长达15年,在2010年11月13日终于获释。1990年获得萨哈罗夫奖,翌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家庭关系
父:昂山将军,现代缅甸独立运动的领袖,被缅甸人尊为“国父”
兄:昂山奥
夫:迈克·阿里斯(Michael Aris),1999年因癌症去世
长子:Alexander,1973年出生
次子:kim,1977年出生
学历
1963年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并在1967年获得学士学位。
名字由来
昂山素季的名字由其家人姓名而来,昂山来源于其父亲,Suu来源于祖母,Kyi则是她母亲。她也常常被称为Daw Aung San Suu Kyi,Daw在缅甸语中是一种对年长女性的敬称,即女士。
得奖纪录
拉夫托奖(1990)
萨哈罗夫奖(1990)
诺贝尔和平奖(1991)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奖(1992)
帕尔梅奖(2005)
2011年4月21日,美国《时代》周刊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排名第十八。
主要经历
1964-1967年,留学英国。1969-1971年,在纽约联合国办事处任职助理秘书 。
1972年,在英国与阿里斯结婚。
1985-1986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从事访问学者。
1988年9月,获悉母亲中风后独自回国。成为全国民主联盟的联席创办人兼总书记。
1989年7月20日,缅甸军政府以“危害国家”罪名,开始6年被军政府软禁的生涯,其间一家人只共聚过4次。
1990年5月27日,全国民主联盟在大选中以压倒性票数获胜,但选举结果遭军政府抵赖。
1991年7月10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5年7月,获释。丈夫再到缅甸跟他见面,但此行却是两人的最后相聚。
1996年,丈夫阿里斯获准最后一次探望她后,从此终身不准踏入缅甸国土,同年她被指煽动学生示威再度被软禁。
1998年7月, 缅甸军政府禁止她与全国民主联盟成员会面。
1999年3月27日,丈夫在伦敦因患末期前列腺癌病逝世。军政府批准她出国奔丧,但她拒绝。
2000年5月2日,官方报章指她可能会因叛国罪被判死刑。
2000年9月, 因违反军方禁令,欲前往北部城市曼德勒再次遭受软禁。
2000年10月,与军政府秘密展开对话。
2002年5月,军政府有消息指将在一、两天内释放她。
2002年5月6日,遭缅甸军政府软禁19个月后,终于重获自由,她今后可自由参与任何政治活动。
2010年11月13日,现年65岁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昂山素季软禁期满获。
2012年1月28日,66岁的昂山素季出席竞选活动,吸引了上万人参加。
生平
1945年6月19日,昂山素季出生于缅甸首都仰光。
1947年7月19日,其父昂山将军被缅甸爱国党人刺杀,昂山素季时年2岁。
1960年,其母被任命为缅甸驻印度大使,昂山素季随母亲离开了缅甸来到印度,在当地一所女子学院学习,接触到圣雄甘地的政治与哲学思想。
1963年,18岁的昂山素季被送往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并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职。由于当时缅甸正值奈温将军统治时期,昂山素季无法回国,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帮她在纽约联合国办事处谋到助理秘书一职。后来又在不丹外交部等处任职,在缅甸以外的国家生活了28年。
1971年于与研究西藏文化的英国学者、牛津大学教授迈克·阿里斯(Michael Aris)订婚。
1972年,昂山素姬与迈克·阿里斯结婚。婚后的15年间,昂山素季随阿里斯在牛津静静地过日子,照顾家庭、相夫教子、陪伴两个孩子成长,避免跟流亡的缅甸异见人士接触,也从不主动卷入缅甸政治的是非之中。
1988年3月,昂山素季之母中风病危,当她匆匆告别丈夫与两个儿子,回到仰光照顾因中风病危的母亲时,正值缅甸人民发起反抗军政权的游行示威,遭到军队和警察的残酷镇压,共有两百多名无辜民众死难,举国弥漫着恐怖气氛。很多受害者、激进分子和退役高级军官,要求她出来领导民主运动。
1988年8月26日,仰光近百万群众在瑞德贡大金塔西门外广场集会,昂山素季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民众发表演说。在她首次公开发表重要演讲的前夕,政府散播有关要刺杀她的谣言,但她对任何威胁都是温文不惊。“我不能对祖国所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在集会上,她一身雪白的长裙,宛如一只从仙境飞来的白天鹅。她那慷慨激昂的神态、铿锵有力的声调、掷地有声的言词,令所有在场的民众印象深刻,并让他们想起了她的父亲昂山,“父女两人如同一个模子塑造出来的”。缅甸人民发现,他们盼望已久的领袖诞生了。从那一刻起,昂山素季不再是一名旁观者。其实,她并不喜欢政治,她更想当作家,“但是,我参加了,就不能半途而废。”从此,昂山素姬,这个外表柔弱、身材单薄的女子,成了军政府最头疼的人物。她没有权力、没有金钱、没有官衔,却拥有了缅甸人民的心。
1988年9月27日,昂山素季组建了自己的、也是缅甸人民的政党——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并出任总书记。民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全缅最大的反对党。1989年7月20日,军政府以煽动骚乱为罪名对昂山素季实行软禁,她拒绝了将她驱逐出境而获自由的条件。
1990年5月,缅甸举行大选,昂山素季的政党“全国民主联盟”赢得了绝对优势,赢得了议会四百九十五个议席中的三百九十二席。在正常情况下,她应该成为国家总理,但是,军政府对大选的结果不予承认,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继续监禁昂山素季。军方组建了“恢复国家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来掌握政权,后来又将其改名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
1991年,昂山素季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她无法亲自前往挪威领奖,只好让儿子代替自己发表了答词。这份答词中引述了昂山素季的名言:“在缅甸追求民主,是一国民作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与平等的成员,过一种充实全面、富有意义的生活的斗争。它是永不停止的人类努力的一部分,以此证明人的精神能够超越他自然属性的瑕疵。”她将诺贝尔和平奖的130万美元奖金交付信托,用于缅甸人民的健康与教育。
1994年10月21日,联合国下属有关机构在菲律宾召开“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国际研讨会,被缅甸军政府软禁的昂山素季寄去一篇论文,由菲律宾前总统科·阿基诺夫人在会上代为宣读,文章尖锐地驳斥关于发展中国家“应该经济先走,民主缓行”的观点;指责许多当权者不分青红皂白,将民主运动与要求落实人权问题一概说成是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而加以否定;呼吁联合国重视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穷落后国家的民主运动和人权问题。这篇演讲也在整个亚太地区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效应。
1995年7月间昂山素季被释放,然而她很清楚,一旦离开缅甸赴英国探视家人,她很有可能永远不能再次回到缅甸。结果她选择留下,从此再也没有机会与她的丈夫见面。
1996年她被指煽动学生示威再度被软禁。
1998年7月,缅甸军政府禁止她与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成员会面。
1999年3月27日昂山素季的丈夫在伦敦因患前列腺癌逝世。缅甸军政府批准她出国奔丧,但她拒绝。
2000年9月,昂山素季因违反军方禁令,欲前往北部城市曼德勒再次遭受软禁。
2000年10月昂山素季与缅甸军政府秘密展开对话。
2002年5月6日 遭缅甸军政府软禁19个月后,获得一次短暂释放。
2007年5月27日,原本是她软禁令届满的日子,按道理她应该能够自由地走出家门,与民众接触,但是缅甸军政府提前2天到她的住所,通知她软禁期将继续延长。
2009年5月,美国男子约翰·耶托(John Yettaw)泅水进入被软禁的昂山素姬湖边住所,在逗留3晚后循原路试图游回市中心时被保安发现,当场被捕。事后,缅甸军政府以昂山素姬违反软禁法为由,将昂山素姬投入仰光永盛监狱,并进行司法审判。此事在国际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人们普遍将这场审判视为缅甸军政府的一个蓄意阴谋,意在把昂山素姬关押到预定于2010年举行的大选之后。各国关于释放昂山素姬的呼声此起彼伏,但缅甸军政府不为所动。
2009年7月初,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访问缅甸,希望说服缅甸军政府释放包括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在内的 200名政治犯,但是,缅甸军政府以避免干涉缅甸司法程序为由拒绝了潘基文同昂山素姬的会晤。潘基文对此曾经深表失望。
2009年8月11日,缅甸一家法院裁定昂山素姬有罪,称她违法了缅甸国内安全法律,裁决昂山素姬入狱服刑3年,但随后根据军政府的命令,改为在家软禁18个月。
2009年8月15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事务小组主席吉姆·韦伯在缅甸的行政首府内比都会见了缅甸军政府首脑丹瑞,韦伯是与缅甸军政府领导人丹瑞将军会面的最高级美国官员。作为对美国在缅甸外交政策上有所松动的回应,缅甸同意韦伯随后转往仰光,会见了被判软禁的昂山素姬,并宣布释放被缅甸法庭判处七年监禁的美国公民约翰·耶托。
2010年11月13日,昂山素季被释放。缅甸政府开放在昂山素季住所外设置的禁区,大批支持者涌入到其住所周围。 昂山素季走出被软禁的住所,与在门口等待的媒体和支持者挥手并进行了简短的讲话。随后,缅甸民盟的一些领导人走进昂山素季住所与其商讨今后工作事宜。
2011年11月5日,缅甸官方报纸《缅甸之光》首次披露总统吴登盛批准修改政党注册法的消息,取消了先前对参政的一些限制条件。法新社5日评价,这是缅甸政府进一步示好反对派的举动,为缅甸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重新参与政治“铺平道路”。[3]2012年1月28日,66岁的昂山素季出席竞选活动,吸引了上万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