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记者仲伟东报道,欧洲对华武器禁运一直都是各方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日本《外交学者》杂志4月18日刊载华盛顿哈德逊研究所政治军事分析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魏茨的文章,称一些欧洲国家强烈希望解除针对中国长达20年的武器出口禁令,但是反对解禁的声音更加强烈。
魏茨在文章中说,由于欧盟成员国对于禁令的实施缺乏统一的理解,每个国家都是根据本国的法律或规定来解释禁运条款,进而导致欧盟的整体立场缺乏连贯性,缺乏共同的执行措施。
文章说,欧盟内部支持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国家认为,禁令让欧洲与中国的关系趋于复杂化,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欧盟发展对华战略关系的努力。同时,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影响,欧盟成员国政府和欧洲企业也希望消除阻碍以对华出口自己的商品。更重要的是,欧洲希望北京运用巨额外汇储备中的部分资金来帮助欧元区实现稳定和经济复苏。
反对者则以“中国人权状况在过去20年缺乏重大进步”为由,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不过即使是反对者也承认,武器禁运反而鼓励了中国加强自己国内的军事研发和制造能力,这不仅缩小了西方在军事领域相对于中国的优势,也让西方的分析人士更加难以辨识中国的武器实力。
不过文章指出,即便欧盟内部关于这一话题的争论很激烈,但是至少在现在,反对解除禁令的声音相对更加强烈。
但反对解除禁令的声音并非仅仅来自欧盟内部。魏茨在文章中说道,美国也担心欧洲与中国加强经济政治联系会抵消欧盟支持美国威慑中国的努力。还有一些美国议员担心欧洲公司可能会将美国技术转让给中国,因而他们时常威胁说,如果欧洲接触对华武器禁运,美国将限制与欧洲公司的合作。同时,如果欧洲对华出口武器,这不仅将加剧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心,还将刺激美国对欧洲生出忘恩负义的念头。
不过,担心欧洲放松对华武器禁运的不只是美国。文章说,日本也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劝说欧盟不要解除对华武器出口禁令。尽管欧盟认为可以通过一定的“行为准则”来控制对华武器出口,但是美日怀疑这种准则的“效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