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在永兴岛东北,与永兴岛在同一个礁坪上,相距1130米。石岛长375米、宽340米,面积约0.08平方千米,最高处15.9米,是南海诸岛中最高的岛屿,周围是峭壁。石岛与永兴岛间低潮时可涉水来往。由于高达15.9米,故成宣德环礁中的最有用的了望点。它能观察东西海面上来往的船只,好似永兴岛的桥头堡垒,在军事上非常重要.此外,在永兴岛西南的浅海上,还有一群沉水滩礁,滩呈西北到东南方向延伸,水深大约为14米。它是构成宣德环瞧南翼的主要滩礁。
石岛是上升礁构成的岛屿,与永兴岛同位于一个礁盘上,接近礁盘东北缘,西南距永兴岛约1130米;地理坐标为北纬16°51′,东经112°21′;海南渔民称为“小猫注”(相对于永兴岛而言),又因该岛上草丛中多蚱蜢而别名“蚱蜢屿”。石岛南北长约550米,中部宽约300米,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海拔高程15.9米,是南海诸岛中最高的岛屿。石岛与永兴岛不仅同处一礁盘之上,而且距离很近,1979年修筑了一条宽3米的石堤连接二岛,低潮时可通车,但二岛在岩性、构造、形态和时代上均有显著差异。石岛四周海蚀现象保存清晰,岩溶地形明显可见,地面起伏,除少数地方覆盖麻枫桐、草海桐等植被外,大部分地方岩石裸露,故名“石岛”。
石岛虽然不大,但她的奇特景观却成为摄影人永恒的主题。
石岛是西沙群岛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最高的岛,被人称为西沙的“金字塔”。
石岛上怪石嶙峋,岩洞遍布,站在岩顶上,极目远眺,鸥群翔空,烟波浩瀚的南海水天一色,远处隐隐白帆点点;俯瞰山脚,惊涛拍岸,发出阵阵震耳欲聋的吼声。只有到了石岛,才真正感觉到大海的壮阔和澎湃。
西沙群岛中大多数岛是由珊瑚、贝壳等生物砂砾堆积而成,岩质比较松散,惟独石岛是由某些层状生物砂岩构成,岩质非常坚硬;一般的层状生物砂岩底部比上部的年代要更长久,而石岛却截然相反,石岛的这些谜至今仍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正是退潮之时,远望石岛,整个小岛犹如磐石盘亘在海面。
一条条长长的海堤路把西沙主岛———永兴岛与石岛连通。石岛的东侧最高处,有一块石碑,立碑的时间为2000年10月1日。石碑正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一幅标明石岛位置的简易海图,背面则是石岛文字简介:“石岛地处中国西沙群岛东北部,位于永兴岛东北侧,面积0.0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3.8米,为西沙群岛的最高的岛屿。早在汉代,中国人民就在南海诸岛捕鱼作业,繁衍生息。唐宋以来,历代中国政府对其实施经营管辖。史实证明,石岛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如果是观赏风景,石岛的东北侧,最值一看:几块巨大的珊瑚礁石异然突起,呈狰狞状,层层叠叠,在碧波万顷的大海映衬下,颇显雄奇伟态。巨浪拍打巨石,发出如瀑布落地的响声。
下到礁底,赤脚走到海滩边,除了五彩的热带鱼外,我们还与一大群螃蟹和几只不知名的小鸟不期而遇。在光影流泻、飘渺如缎的岛屿近海处,一群小剑鱼欢快游弋,与一旁静止不动的礁盘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石岛地表植物生长并不繁盛,多是地表爬藤植物。西北侧有一丛丛的树,外形有点像红树林,走近细看才知是“羊角树”。树干上的树皮裂开了道道裂痕,透露了这些本土“居民”已历经多年风雨洗刷。
因为紧挨西沙主岛永兴岛,经常有人来岛上,岛上植物添了不少新成员如椰子树、剑麻等。细心的栽培者用很多个空酒瓶或者碎麻石片围插一圈,为椰子树、剑麻等防风固沙。不过石岛总体上没有多少人工的痕迹,大致以其粗糙的、赤裸裸的原生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沿着石岛周边漫行,可以清楚地看到土质中有许多孔隙和贝类的残留痕迹。岩石土层表明石岛是以珊瑚、贝屑组成的岛屿。包括石岛在内,西沙、中沙、南沙一带的大部分岛屿,都是珊瑚依附隆起带的浅海准平原高地大量繁殖,并经漫长的日积月累,死亡珊瑚的骨骼又凝结堆积成为环形珊瑚礁,经地质、海流、潮汐等的作用,其上再以珊瑚、贝屑为主组成不同岩土的珊瑚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