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六亿人口“摸黑”度日    政府遭遇内外夹击

印度前不久上演了“世界上最大规模断电事故”,超过6亿印度人因国内几大电网崩溃而被迫“摸黑”,这令全球1/10的人口处于黑暗之中。尽管印度较快恢复了供电,新任电力部长8月5日也通过媒体保证灾难“不会重演”,但民众“没有电力,就没有能力”的抱怨和嘲讽仍直指政府。“电力瓶颈”让印度无法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有日本媒体评论说,大停电让印度因经济增长而披上的“光鲜外衣”露出破洞,事实证明,在突发性意外和灾难面前,印度的公共设施和应急系统“显得很脆弱”。印度的有识之士也在反思,印度历史学家拉玛昌德拉·古哈说,现在政府最需要做的是“集中精力解决深层次的内部问题”。

印度新电力部长保证“黑暗时代”不会重现

7月30日和31日,印度北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发生“猝不及防的”大规模停电,超过6亿印度人无电可用。《纽约时报》驻印度记者形容发生在印度的大停电“就像灾难片”,受灾范围“从东部的印度缅甸边界一直蔓延到西部的印度巴基斯坦边界”。当全球近1/10人口在“摸黑”时,印度电力部长欣德还是按照此前的内阁调整计划,升任位置更重要的内政部长。8月5日,印度《亚洲时代》刊登了新电力部长莫伊利接受采访时说的话。莫伊利说:“我可以向国家保证,大停电这样的事情不会重演。”他同时表示,巴基斯坦和美国也发生过类似危机,当时他们花四五天时间才解决问题,而印度在一天之内就恢复了供电。8月6日,莫伊利将召集涉及电网的8个邦区的首席部长开会,既谈合作,也警告各邦不能再继续透支用电,因为“危机不仅影响到每一个人,也有损国家形象”。

大停电让印度政府和电力部门连日来成了印度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印度工商联合会电力委员会成员查蓝5日在《德干先驱报》撰文说,6亿多印度人无电可用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正在上升的印度经济可能会因为电力缺乏而在全球竞争中垮掉。查蓝说,即使在这个习惯于频繁拉闸限电的国家,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甚至印度整体经济是与数百万家庭备用电源和各行各业自备的高成本柴油发电机相提并论的。印度《经济时报》以“超级大国印度,安息吧———一半国民被推入黑暗”为题表达无奈之情。《印度时报》写道:“21个邦的6亿多印度人挣扎在大规模停电事故中,而且有67%的家庭仍生活在黑暗时代,但电力部长欣德却在7月31日升为内政部长。要知道,没有电力,就没有能力。”为讽刺电力部门的“黑洞”,该报还刊登一幅漫画,画中的国大党主席、总理等人围坐在蜡烛旁,题目是“醒醒吧,叫决策者来开会”。在世界各地的印度侨民也十分关心印度国内的经济发展。一名生活在华盛顿的印度人讽刺说:“让我们期盼印度能把它的核武器管理得比它的电网要好。”

谈及此次大停电和7月30日造成数十人死亡的火车起火事故,印度历史学家拉玛昌德拉·古哈说,“政府有些功能紊乱”,“印度需要停止在世界舞台上的昂首阔步,而是集中精力解决深层次的内部问题”。其实,印度国内很多有识之士一直也在反思。印度空军少将苏布拉马尼亚姆今年4月在《印度教徒报》上撰文说,从历史和现实分析,印度都不是一些国际智库或媒体捧为的“超级大国”,在经历殖民剥削两个世纪后,现代印度仍是一个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它投向世界的目光是友善的,主要是寻找能源,开发庞大的人力资本。

俄罗斯《生意人报》在报道印度停电事故时说,有印度官员表示,停电事件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时有发生,但民众对这种言论并不买账,有人抱怨“猖獗的腐败”吞掉了太多本应用在印度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有俄网民议论说,6亿多人“被停电”就像是世界末日来临,印度有钱在全世界买军火,却无钱改造自己的基础设施,政府应当好好反思,多关注一下民生。

电力短缺,印度政府难辞其咎

停电已成为绝大多数印度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是《环球时报》驻印度记者工作和生活的新德里,有一些小区也每天停电达8小时,稍微富有一些的家庭只好自备柴油发电机等应急设备。因为频繁停电,新德里等地民众经常上街抗议。

美联社等国际媒体分析认为,印度大停电有几个主要原因:首先,印度基础设施跟不上迅速发展的经济,特别是电力缺口大,最近几个月缺口超过8%。美国CBS广播电视台认为,这场大停电算是给印度提了醒———为满足成为经济大国的雄心而必须升级基础设施的路还很长。其次,由于影响印度半岛降水量的季风雨迟迟不来,这个夏天,印度很多邦为确保农业灌溉增加了用电量。此外,印度很多地方存在偷电行为。7月30日还担任印度电力部长的欣德公开批评北方邦、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存在用电违纪行为”。目前印度电力部已成立一个由中央电力局、国家电网公司及电力系统运营有限公司三方代表组成的调查小组,并承诺本月中旬拿出事故原因的调查报告。印度工商联合会常务秘书长拉吉夫·库马尔认为,电力供应缺口日益增大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还有印度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印度电价低于发电成本,国有电力企业债台高筑,很难获得投资。

印度大停电也给各国电力部门敲响警钟。停水停电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正在面临的发展之痛。在中国很多城市,依然有例行停电停水的现象,尤其是夏季用电用水高峰期。俄罗斯《报纸报》8月1日在报道印度停电事故时,提到中国为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投巨资建设电网,并大力发展太阳能等其他替代能源,“由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因此除天灾外,很少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巴西媒体认为,印度的停电事故是新兴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巴西曾经在1999年、2002年和2009年发生3次大面积停电事故,分别涉及全国70%、60%和44%的地区,数千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巴西矿业和能源部长洛邦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电力系统,重要的是加强电力系统的管理和维护。1999年和2002年两次大停电事故都与长期干旱有关。降雨减少导致水库水位下降,影响水力发电能力,不得不采取配额供电的临时性措施。2009年巴西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是因为雷击造成变电站三条输电线路同时短路。在发生3次全国大面积停电事故后,巴西政府除加强对能源战略规划的研究、增加电力发展的投资外,还制定了电力供应多元化政策。目前,水电约占巴西供电能力的85%,此外,巴西这几年还顶着压力,适当增加热电和核电的投资。

即使是发达国家,停电也时有发生。2003年8月,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也因供电线路故障出现过大规模停电现象。因此,印度的大停电也让一些美国民众担心噩梦重来,要求电力部门未雨绸缪。对此,美国能源部发言人富尔顿表示,美国的电力系统分为三部分,不会因一部分系统出问题而导致另一部分系统失灵,因此,全国性的大停电不会出现。

缺电印度急需“根治良方”

大规模停电事故不仅凸显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缺陷,也对印度的经济活动造成负面影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2日表示,停电事故可能影响印度的信贷评级。日本TBS电视台在报道印度停电事故时说,“一场大停电让印度政府成为众矢之的”,它将加速印度社会对国家追求经济数据时忽视民生改善这一问题“进行深刻反思”。日本《国际问题》期刊一针见血地说,发展策略失误、资金不足和地方利益斗争让印度经济的底座“极其不稳”。

日本舆论曾用“因为长得快所以缺钙”来形容印度在经济发展中遭遇的能源缺乏、设备不足等问题。《周刊时事》杂志2011年曾报道说,印度被认为是“金砖国家”中人口资源最丰富、潜在经济增长力不逊于中国的“特别一员”,但阻止印度进入“精英俱乐部”的“篱笆墙”也很多,基础设施落后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让印度经济持续增长的底气大为衰弱”。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扩大海外投资利益和加强政治同盟关系,日本一直热衷于发展对印度的援助外交。《环球时报》记者查询有关资料发现,日本对外援助机构将“强化印度国内电力供给能力和提高电力配送效率”作为在印事业开发的第一重点,目前印度国内多个火电站和水电站均由日本方面提供资金支持。看来,印度要真正摆脱缺电之苦,还需要更多的国际帮助,更多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找到停电病根的印度人,更需要根治的良方。《印度时报》评论员文章给印度电力部门开出“药方”,称改革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增加发电装机容量;将电网输电及配电过程中耗损率由目前的32%减少至全球平均水平10%左右;改革煤炭采矿业,为发电厂确保稳定的燃料供应;面临破产的国有电力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媒体建议虽好,但要让印度这样一个各种矛盾密集交织的国家突破“电力瓶颈”,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环球时报驻印度、美国、巴西、日本、俄罗斯记者  廖政军 郭西山 励轩 吴志华 陆好 柳直】

六亿人口“摸黑”度日    政府遭遇内外夹击

印度前不久上演了“世界上最大规模断电事故”,超过6亿印度人因国内几大电网崩溃而被迫“摸黑”,这令全球1/10的人口处于黑暗之中。尽管印度较快恢复了供电,新任电力部长8月5日也通过媒体保证灾难“不会重演”,但民众“没有电力,就没有能力”的抱怨和嘲讽仍直指政府。“电力瓶颈”让印度无法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有日本媒体评论说,大停电让印度因经济增长而披上的“光鲜外衣”露出破洞,事实证明,在突发性意外和灾难面前,印度的公共设施和应急系统“显得很脆弱”。印度的有识之士也在反思,印度历史学家拉玛昌德拉·古哈说,现在政府最需要做的是“集中精力解决深层次的内部问题”。

印度新电力部长保证“黑暗时代”不会重现

7月30日和31日,印度北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发生“猝不及防的”大规模停电,超过6亿印度人无电可用。《纽约时报》驻印度记者形容发生在印度的大停电“就像灾难片”,受灾范围“从东部的印度缅甸边界一直蔓延到西部的印度巴基斯坦边界”。当全球近1/10人口在“摸黑”时,印度电力部长欣德还是按照此前的内阁调整计划,升任位置更重要的内政部长。8月5日,印度《亚洲时代》刊登了新电力部长莫伊利接受采访时说的话。莫伊利说:“我可以向国家保证,大停电这样的事情不会重演。”他同时表示,巴基斯坦和美国也发生过类似危机,当时他们花四五天时间才解决问题,而印度在一天之内就恢复了供电。8月6日,莫伊利将召集涉及电网的8个邦区的首席部长开会,既谈合作,也警告各邦不能再继续透支用电,因为“危机不仅影响到每一个人,也有损国家形象”。

大停电让印度政府和电力部门连日来成了印度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印度工商联合会电力委员会成员查蓝5日在《德干先驱报》撰文说,6亿多印度人无电可用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正在上升的印度经济可能会因为电力缺乏而在全球竞争中垮掉。查蓝说,即使在这个习惯于频繁拉闸限电的国家,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甚至印度整体经济是与数百万家庭备用电源和各行各业自备的高成本柴油发电机相提并论的。印度《经济时报》以“超级大国印度,安息吧———一半国民被推入黑暗”为题表达无奈之情。《印度时报》写道:“21个邦的6亿多印度人挣扎在大规模停电事故中,而且有67%的家庭仍生活在黑暗时代,但电力部长欣德却在7月31日升为内政部长。要知道,没有电力,就没有能力。”为讽刺电力部门的“黑洞”,该报还刊登一幅漫画,画中的国大党主席、总理等人围坐在蜡烛旁,题目是“醒醒吧,叫决策者来开会”。在世界各地的印度侨民也十分关心印度国内的经济发展。一名生活在华盛顿的印度人讽刺说:“让我们期盼印度能把它的核武器管理得比它的电网要好。”

谈及此次大停电和7月30日造成数十人死亡的火车起火事故,印度历史学家拉玛昌德拉·古哈说,“政府有些功能紊乱”,“印度需要停止在世界舞台上的昂首阔步,而是集中精力解决深层次的内部问题”。其实,印度国内很多有识之士一直也在反思。印度空军少将苏布拉马尼亚姆今年4月在《印度教徒报》上撰文说,从历史和现实分析,印度都不是一些国际智库或媒体捧为的“超级大国”,在经历殖民剥削两个世纪后,现代印度仍是一个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它投向世界的目光是友善的,主要是寻找能源,开发庞大的人力资本。

俄罗斯《生意人报》在报道印度停电事故时说,有印度官员表示,停电事件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时有发生,但民众对这种言论并不买账,有人抱怨“猖獗的腐败”吞掉了太多本应用在印度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有俄网民议论说,6亿多人“被停电”就像是世界末日来临,印度有钱在全世界买军火,却无钱改造自己的基础设施,政府应当好好反思,多关注一下民生。

电力短缺,印度政府难辞其咎

停电已成为绝大多数印度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是《环球时报》驻印度记者工作和生活的新德里,有一些小区也每天停电达8小时,稍微富有一些的家庭只好自备柴油发电机等应急设备。因为频繁停电,新德里等地民众经常上街抗议。

美联社等国际媒体分析认为,印度大停电有几个主要原因:首先,印度基础设施跟不上迅速发展的经济,特别是电力缺口大,最近几个月缺口超过8%。美国CBS广播电视台认为,这场大停电算是给印度提了醒———为满足成为经济大国的雄心而必须升级基础设施的路还很长。其次,由于影响印度半岛降水量的季风雨迟迟不来,这个夏天,印度很多邦为确保农业灌溉增加了用电量。此外,印度很多地方存在偷电行为。7月30日还担任印度电力部长的欣德公开批评北方邦、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存在用电违纪行为”。目前印度电力部已成立一个由中央电力局、国家电网公司及电力系统运营有限公司三方代表组成的调查小组,并承诺本月中旬拿出事故原因的调查报告。印度工商联合会常务秘书长拉吉夫·库马尔认为,电力供应缺口日益增大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还有印度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印度电价低于发电成本,国有电力企业债台高筑,很难获得投资。

印度大停电也给各国电力部门敲响警钟。停水停电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正在面临的发展之痛。在中国很多城市,依然有例行停电停水的现象,尤其是夏季用电用水高峰期。俄罗斯《报纸报》8月1日在报道印度停电事故时,提到中国为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投巨资建设电网,并大力发展太阳能等其他替代能源,“由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因此除天灾外,很少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巴西媒体认为,印度的停电事故是新兴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巴西曾经在1999年、2002年和2009年发生3次大面积停电事故,分别涉及全国70%、60%和44%的地区,数千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巴西矿业和能源部长洛邦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电力系统,重要的是加强电力系统的管理和维护。1999年和2002年两次大停电事故都与长期干旱有关。降雨减少导致水库水位下降,影响水力发电能力,不得不采取配额供电的临时性措施。2009年巴西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是因为雷击造成变电站三条输电线路同时短路。在发生3次全国大面积停电事故后,巴西政府除加强对能源战略规划的研究、增加电力发展的投资外,还制定了电力供应多元化政策。目前,水电约占巴西供电能力的85%,此外,巴西这几年还顶着压力,适当增加热电和核电的投资。

即使是发达国家,停电也时有发生。2003年8月,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也因供电线路故障出现过大规模停电现象。因此,印度的大停电也让一些美国民众担心噩梦重来,要求电力部门未雨绸缪。对此,美国能源部发言人富尔顿表示,美国的电力系统分为三部分,不会因一部分系统出问题而导致另一部分系统失灵,因此,全国性的大停电不会出现。

缺电印度急需“根治良方”

大规模停电事故不仅凸显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缺陷,也对印度的经济活动造成负面影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2日表示,停电事故可能影响印度的信贷评级。日本TBS电视台在报道印度停电事故时说,“一场大停电让印度政府成为众矢之的”,它将加速印度社会对国家追求经济数据时忽视民生改善这一问题“进行深刻反思”。日本《国际问题》期刊一针见血地说,发展策略失误、资金不足和地方利益斗争让印度经济的底座“极其不稳”。

日本舆论曾用“因为长得快所以缺钙”来形容印度在经济发展中遭遇的能源缺乏、设备不足等问题。《周刊时事》杂志2011年曾报道说,印度被认为是“金砖国家”中人口资源最丰富、潜在经济增长力不逊于中国的“特别一员”,但阻止印度进入“精英俱乐部”的“篱笆墙”也很多,基础设施落后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让印度经济持续增长的底气大为衰弱”。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扩大海外投资利益和加强政治同盟关系,日本一直热衷于发展对印度的援助外交。《环球时报》记者查询有关资料发现,日本对外援助机构将“强化印度国内电力供给能力和提高电力配送效率”作为在印事业开发的第一重点,目前印度国内多个火电站和水电站均由日本方面提供资金支持。看来,印度要真正摆脱缺电之苦,还需要更多的国际帮助,更多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找到停电病根的印度人,更需要根治的良方。《印度时报》评论员文章给印度电力部门开出“药方”,称改革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增加发电装机容量;将电网输电及配电过程中耗损率由目前的32%减少至全球平均水平10%左右;改革煤炭采矿业,为发电厂确保稳定的燃料供应;面临破产的国有电力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媒体建议虽好,但要让印度这样一个各种矛盾密集交织的国家突破“电力瓶颈”,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环球时报驻印度、美国、巴西、日本、俄罗斯记者  廖政军 郭西山 励轩 吴志华 陆好 柳直】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