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晨6时40分左右,“8·10”案嫌犯周克华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一带被击毙,尸体已经被警方带走。图/刘小那个佳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据击毙周克华的民警讲,他们在蹲守网点接到上一网点消息,发现疑似周克华踪迹并尾随。嫌犯在巷子里转身并自己说走错了,随即枪击民警,连开三枪。两名民警各开两枪还击并将其击毙。图为周克华身亡现场。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8月14日,民警王晓渝在向新华社记者介绍击毙周克华经过。8月14日6时45分许,重庆沙坪坝区微电园治安派出所民警王晓渝、周缙在着便装执行任务时发现周克华,并迅速进行跟踪。周克华有所察觉,行至童家桥附近一小巷内,周克华借助地形开枪向民警射击,共射击3枪。民警对周克华迅速包围,形成夹角,4枪击毙周克华。办案民警称,击毙周克华后,现场缴获手枪两支、弹夹3个、子弹若干。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


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解八年破案全程。在警方的子弹击中周克华之前,他的性格、相貌、身份乃至走路时右腿比左腿快0.02秒等体态习惯,逐一被警方掌握。在亡命密码无一不被警方破解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周案告破背后,是中国刑事侦破近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
“走错了。”这是周克华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是凌晨6点50分,周克华被两名便衣民警跟踪已有5分钟。他不徐不疾走过一条国道,加速向东,折入一条叫莴笋沟的死胡同。前进三十米至一根电线杆旁,他突然转身、掏枪、射击,便衣躲避、还击。枪战持续时间很短,周克华三枪未中、警察四枪两中,其中一枪击中头部太阳穴。周倒地、抽搐、死去。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
案件破获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并给重庆市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
击毙周克华当晚,公安部专案组负责人、刑侦专家刘忠义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详尽介绍八年破案全程。谈及案件告破原因,在肯定人民群众支持、领导决策坚决和公安民警英勇外,刘忠义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发挥的作用”。强调之前八年的铺垫,对于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性。
周克华与警方周旋八年之久,依靠的是超于常人的克制与精心计算。周身携枪支、作案筹划缜密、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且性格坚忍、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
但八年以来,公安部门穷尽搜集其犯罪生涯所留下的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进行反复研究核对判断,当悍匪的行为密码无一不被警方所熟稔后,周克华终于打光底牌。
加之周克华自认一帆风顺、天下无敌,直至重庆犯案时已内心骄狂,甚至违反八年来自己定下的规矩以致暴露行踪,仍不知自身已遭重创,且伤口随他一步步走向末路不断拉开。随着作案手法被警方熟悉,且性格、身份、相貌这四重密码尽破,周的亡命之旅行至穷途,已是水到渠成。
0.02秒
周克华沿着莴笋沟这条全长50米的小巷走了30米,返身,嘟哝着那句“走错了”,迅即抬手向民警开枪。
在此之前,42岁的沙坪坝公安分局微电子园派出所民警周瑨还并不肯定眼前的人就是周克华。他看上去比通缉令上的照片要瘦些,戴了眼镜,并且全程都在讲电话。3个多小时前,专案组的全城布控刚刚结束,他和同事接到上级指令周克华可能经过覃家岗街道的邮政储蓄所,奉命蹲守。
周克华向周瑨和王晓渝各开一枪,分别击中电线杆和距离王晓渝腿边一厘米的地上,开第三枪时,周瑨和王晓渝同时还击,各开两枪。过后,周克华腹部和头部中枪倒地。
若不是被翻出两把枪和62发子弹,这并不像是罪犯的遗物:周克华身上有两张电影票。分别是11日和12日上午10点多的《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片和一部逃狱片。此前4天,他刚刚射杀两人,伤两人,抢走现金7万。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如惊弓之鸟,逃向了歌乐山或更远的地方。
反讽的是,周克华在现实中的谍战和逃亡中一命呜呼。
先是在8月11日下午3点38分,有市民看到他出没在江北区大融城。接着在8月13日晚,警方掌握了他跟女友的通话内容——“10日没搞到什么钱,准备在14日再干一次大的”。
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的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
以2011年南京“1·6”枪案为例。作案后,周克华在城区四处走动,仅被摄像头拍到的活动区域即有四平路、湖南路、龙蟠路、瑞金路、大光路等13处;其中,他先是到湖南路买了一双鞋,接着又到了瑞金路的金润发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警方还掌握,周克华几乎不打车,也不进饭店吃饭;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进食则靠干粮和路边摊。
故而,与周克华自负爆棚的狂妄相应的,是警方在过去8年的交手中对周的情况掌握越来越细致。
8月11日当天,公安部专案组组长刘忠义接待了举报周克华大融城行踪的市民。在相应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更慢。有干警认为这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
“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
“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刘忠义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过去八年,技术部门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
基于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网民纷纷猜测周克华被发现缘于监听定位。刘忠义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
掌握线索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严密监控沙坪坝杨公桥、童家桥、九龙坡区玉清寺、中梁山等重点地带,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40度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8月13日晚,警犬“雷鸣”甚至因此中暑身亡。
专案组不仅判断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