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黄金路段。8月24日到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到甘肃,先后赴酒泉、嘉峪关、张掖和兰州,就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促进当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进行调研。如今的陇原大地紧抓发展机遇,正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传统产业要在节能降耗上下功夫”
作为西北老工业基地,甘肃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化工、冶金等传统工业产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重大。甘肃正在为此做着怎样的努力?这是贾庆林十分关心的问题。
酒钢集团是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近年来,我国钢铁市场需求不振,社会和企业钢材库存高位运行,整个钢铁行业由微利运行进入全面亏损状态。一进入公司不锈钢冷轧项目车间,贾庆林就关切地询问今年的销售情况。
酒钢公司董事长冯杰介绍说,在钢铁行业整体亏损的背景下,酒钢的销量还算不错。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去年全年钢和钢材产量双双突破1000万吨,今年预计将达到1200万吨。
“既然整个行业都不景气,酒钢为什么能独善其身?”听了酒钢销量和盈利的情况,贾庆林停下脚步反问冯杰,酒钢的优势在哪里。在生产线边,冯杰拍着厚度仅有3到8毫米的不锈钢冷轧薄板解释说,现在钢铁市场粗钢产能过剩,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换代,我们现在生产的高品质钢在市场上是短缺的,销量不成问题。另一方面,酒钢集团在钢铁产业之外,独辟蹊径发展现代农业,其下属的紫轩酒业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国际国内有机产品双认证的葡萄酒生产企业。
“还有一方面,我们也在努力通过节水节电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冯杰说。
贾庆林频频点头,语重心长地说,传统工业产业重点要在节能降耗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能源成本。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强创新能力。相信通过酒钢原有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再加上持续创新,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不知何时围拢过来的酒钢干部职工对贾庆林殷切的寄语,报以热烈而长久的掌声。贾庆林与大家一一握手,刚要离开,突然又转过身来,叮嘱企业负责人,“嘉峪关市因酒钢而设市,因嘉峪关而得名,记住要服务地方发展,没有地方经济社会的支持,就没有企业的长久发展。”
兰州金川科技园是以电池及电池材料、镍基合金、贵金属有机化合物、银基功能材料及高纯金属等五大产业为发展方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贾庆林来到实验室,着重了解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董事长杨志强介绍,企业通过产品开发,目前镍钴功能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系列产品生产能力较强,其中钴综合产能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已经成为全球品质最优的电池材料生产供应商。贾庆林勉励他们不能满足现状,并向杨志强提出新的要求,“一定要重视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不能让这些核心知识产权控制在别人手里,要重视加强创新和技术升级换代,只有真正克服了这些技术难关,我们才能逐步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请贾主席放心,我们的任务就是取代进口。”杨志强信心满满地说。
“充分挖掘新能源发展潜力”
戈壁茫茫,西风烈烈。
2006年,甘肃省委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缚住“风龙”化“电龙”,一幅宏大的风电发展蓝图在酒泉戈壁就此铺展开来。
驱车1个半小时,穿越茫茫荒漠,贾庆林来到玉门大唐昌马3兆瓦大型风机示范项目所在地进行考察。车尚未停下,车队已经置身于巨型的白色“风车”王国,根根耸立的白色轮骨高90米,每一片随风转动的页片也有55米,当成片的“风页”同时随风转动时,景象蔚为壮观。
毫无遮拦的戈壁滩上,紫外线强度很高。贾庆林站在一个尚未组装的风电机组边,详细询问风机的功率、性能、技术、发电量等情况。
大唐甘肃公司总经理梁永磐介绍说,项目装机容量为9.6万千瓦,安装华锐3兆瓦风电机组32台,是目前全省单机功率最大的风电项目。项目建成后,年上网发电量约2.1亿千瓦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节约标煤7.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8万吨、煤烟排放977.2吨,也将为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工程使用大功率机组和设备选型提供数据资料,积累建设经验。
“风电上网电价多少,与火电价格相比如何?”“电机是哪里生产的?”“目前风电在甘肃总电量中的占比是多少?”了解了更为详细的情况,贾庆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对甘肃依托优势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形成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在路途中,在车厢里,每有空闲,贾庆林就让随行的专家学者,给地方干部谈经济形势,讲区域发展思路,话国内外能源趋势。贾庆林不断强调,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甘肃省有风能和太阳能的资源优势,已经在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上进行了有益探索,这既是甘肃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也是国家支持鼓励的产业发展方向,甘肃要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做出一番成绩。
【1】【2】
“文化旅游发展应与经济发展互促互进”
河西走廊和古丝绸之路,为甘肃留下了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遗产。
面对茫茫戈壁,长河落日,人们都会禁不住吟诵起“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近年来,甘肃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在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阳关、嘉峪关关城古遗址等地考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成为贾庆林关心的重要问题。
莫高窟编号98号洞窟里,脚手架林立,柔和的射灯明亮。灯光下,工作人员正在对洞窟内破损的壁画进行保护性修复。
贾庆林低头观察一位工作人员将一片白色纸片,铺展在壁画上,然后在纸片上喷射一种雾状物。贾庆林轻声询问,“这是什么工序,起到什么作用?”年轻的工作人员抬起头回答说,“这道工序叫脱盐,目的是保持壁画的干燥,防止潮湿褪色。”贾庆林接着问,“从事这项工作多长时间了?”得知这位名叫杨金礼的青年人从2006年就来到敦煌莫高窟,从事修复保护工作已有6年。贾庆林动情地说,你们做的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正是一代一代守得住寂寞的莫高窟人无私奉献,甘肃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才能不断向前迈进。
尽管敦煌莫高窟的修复保护正在进行之中,看到破损的佛像和壁画,贾庆林还是忧心忡忡,不断向身边的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王旭东提出问题。“这种破损会采取什么修复方案?”“修复之后能不能和原来一模一样?”“我们现有不改变原貌的最先进修复技术是什么?”“大量游客会不会对现有的修复保护产生影响?”
王旭东介绍,壁画的修复与国际上的古建筑修复不同,如果将敦煌莫高窟壁画抢救性临摹下来,需要的时间十分漫长。现在主要采取数字化手段,将壁画拍摄下来,回到实验室再进行拼接储存,这样高保真的储存保护方式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佳手段。
贾庆林强调,要充分认识甘肃历史文化的重要价值,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加强科研及管理,进一步做好莫高窟壁画等珍贵文物的保护工作,并在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加快打造一系列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文化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互促互进的良好局面。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同样也是贾庆林不断强调的问题。张掖市坐落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中,古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称。考察了湿地保护情况,贾庆林对张掖市在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上作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希望张掖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和水平,创造更多经验,为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葡萄树也是摇钱树”
敦煌阳关镇龙勒村位于大漠深处的古阳关脚下。干旱缺水的大漠曾经是当地农民的隐痛,如今龙勒人变“劣势”为“优势”,利用当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自然地理特点,发展葡萄种植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12100元,农户收入居全市首位。
25日下午,村民段海宏家小院的葡萄架下,树影斑驳、阳光跳跃。
贾庆林与乡亲们团团围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贾庆林看着桌子上摆满的西瓜、葡萄、甜瓜、李子和枣,高声向乡亲们道贺,“这么多瓜果飘香,看来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乡亲们笑得合不拢嘴,赶忙请贾庆林主席尝一尝。
贾庆林把段海宏拉到身边,请他说说自己的情况。“家里种了多少亩葡萄?一年收入有多少?”“种了70多亩,一年能赚20多万。”“销售情况怎么样?销路怎么解决?”“我们是采用协会加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产出的葡萄直接卖给经销商。我们的葡萄品质好,所以销路也很好。”段海宏朴实的话语中透着些自豪。
围拢而来的乡亲们越来越多,望着这些勤劳质朴的面庞,贾庆林提高声音让乡亲们都能听到。“事实证明,葡萄树也是摇钱树,这样一个西部戈壁滩上的村庄都能找到发展之路,其他地区也一定能找到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脱贫致富之路。龙勒村的葡萄产业就是一种示范作用。”
葡萄架下静悄悄,只有瓜果还吐露着芬芳。水泄不通的小院子里,乡亲们凝神倾听。贾庆林接着说,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连续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党的十七大提出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的目标,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这五句话的精神真正延伸到全国人民,其中就包括农村群众。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再一次提到这个目标,要求把这个方针政策持续贯彻达到新水平。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包括农村群众做出的庄严承诺。
葡萄架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贾庆林转而对身边的地方干部叮嘱说,各级干部要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真正重视农业、真心支持农村、真情关心农民,千方百计解决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包松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