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瑞士圣伯纳犬博物馆的几只玩偶望向窗外迎接参观者。瑞士南部瓦莱州的马蒂尼是瑞士圣伯纳犬的家乡,这里有一家圣伯纳犬博物馆,喂养了30多只圣伯纳犬,还有介绍圣伯纳犬故事的展览和相关陈列品。参观者不仅可以观看、接触这种可爱的大狗,还可以和它们一起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散步。圣伯纳犬起初被用作雪地搜救工作犬,凭借极强的方位感和嗅觉,找到被雪崩所困的旅行者,用温热的舌头唤醒他们,在用颈上戴着的木制小酒桶里的烈性甜酒为他们驱寒暖身。 20年前,瑞士雪地救援任务改为主要由直升机来完成,圣伯纳犬由此“失业”,成了观赏犬和宠物犬。瑞士人爱圣伯纳犬,如同中国人爱大熊猫。新华社记者吴陈摄
7月15日午后,瑞士圣伯纳犬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带圣伯纳犬去后院山上散步。瑞士南部瓦莱州的马蒂尼是瑞士圣伯纳犬的家乡,这里有一家圣伯纳犬博物馆,喂养了30多只圣伯纳犬,还有介绍圣伯纳犬故事的展览和相关陈列品。参观者不仅可以观看、接触这种可爱的大狗,还可以和它们一起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散步。圣伯纳犬起初被用作雪地搜救工作犬,凭借极强的方位感和嗅觉,找到被雪崩所困的旅行者,用温热的舌头唤醒他们,在用颈上戴着的木制小酒桶里的烈性甜酒为他们驱寒暖身。 20年前,瑞士雪地救援任务改为主要由直升机来完成,圣伯纳犬由此“失业”,成了观赏犬和宠物犬。瑞士人爱圣伯纳犬,如同中国人爱大熊猫。新华社记者吴陈摄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瑞士圣伯纳犬博物馆狗舍一角。瑞士南部瓦莱州的马蒂尼是瑞士圣伯纳犬的家乡,这里有一家圣伯纳犬博物馆,喂养了30多只圣伯纳犬,还有介绍圣伯纳犬故事的展览和相关陈列品。参观者不仅可以观看、接触这种可爱的大狗,还可以和它们一起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散步。圣伯纳犬起初被用作雪地搜救工作犬,凭借极强的方位感和嗅觉,找到被雪崩所困的旅行者,用温热的舌头唤醒他们,在用颈上戴着的木制小酒桶里的烈性甜酒为他们驱寒暖身。 20年前,瑞士雪地救援任务改为主要由直升机来完成,圣伯纳犬由此“失业”,成了观赏犬和宠物犬。瑞士人爱圣伯纳犬,如同中国人爱大熊猫。新华社记者吴陈摄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瑞士圣伯纳犬博物馆。瑞士南部瓦莱州的马蒂尼是瑞士圣伯纳犬的家乡,这里有一家圣伯纳犬博物馆,喂养了30多只圣伯纳犬,还有介绍圣伯纳犬故事的展览和相关陈列品。参观者不仅可以观看、接触这种可爱的大狗,还可以和它们一起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散步。圣伯纳犬起初被用作雪地搜救工作犬,凭借极强的方位感和嗅觉,找到被雪崩所困的旅行者,用温热的舌头唤醒他们,在用颈上戴着的木制小酒桶里的烈性甜酒为他们驱寒暖身。 20年前,瑞士雪地救援任务改为主要由直升机来完成,圣伯纳犬由此“失业”,成了观赏犬和宠物犬。瑞士人爱圣伯纳犬,如同中国人爱大熊猫。新华社记者吴陈摄
7月15日,圣伯纳犬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带一条圣伯纳犬来到犬舍外与参观者“亲密接触”。瑞士南部瓦莱州的马蒂尼是瑞士圣伯纳犬的家乡,这里有一家圣伯纳犬博物馆,喂养了30多只圣伯纳犬,还有介绍圣伯纳犬故事的展览和相关陈列品。参观者不仅可以观看、接触这种可爱的大狗,还可以和它们一起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散步。圣伯纳犬起初被用作雪地搜救工作犬,凭借极强的方位感和嗅觉,找到被雪崩所困的旅行者,用温热的舌头唤醒他们,在用颈上戴着的木制小酒桶里的烈性甜酒为他们驱寒暖身。 20年前,瑞士雪地救援任务改为主要由直升机来完成,圣伯纳犬由此“失业”,成了观赏犬和宠物犬。瑞士人爱圣伯纳犬,如同中国人爱大熊猫。(新华社记者吴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