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印度1月31日对中国采取“不同寻常的尖锐立场”,针对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修建大坝的单边行动”, 印外交部声称拥有 “河流使用权”,并首次敦促中国“不得在上游进行任何有损下游利益的活动”。印外交部的声明把一个媒体炒作的话题变成两国官方间的交涉。“中国大坝威胁论”只是在印度很有市场的各种“中国威胁论”中的一个,它的间歇性爆发让印度舆论中对中国的抱怨不断地积累能量。2月1日的印度媒体上充满本国“慷慨地”分给孟加拉国水资源的报道,以衬托中国拒绝与印分享水资源的“无情”。在大江大河上修水坝,在中国也是争议很大的事情,但复杂严峻的能源形势留给中国的选择余地并不多。实际上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建水坝并非不照顾印度的关切,多名中国专家2月1日对《环球时报》说,“如果雅鲁藏布江只流经中国境内的话,相信早就建成多座水坝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认为,印度对中国建水坝的疑虑,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国与国之间的猜忌,担心从战略上被中国拿一把。

印不满“中国单边行动”

针对中国批准在雅鲁藏布江(印度称布拉马普特拉河)中游建设三座新大坝的消息,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赛义德·阿克巴鲁丁周四说,印度对水坝的建设进行了密切关注,“作为拥有大量使用权的下游国家,印度已经向包括中国最高层之内的中国官方表达了对此问题的意见和关注。印度要求中国保证下游国家的利益不因上游国家的行为而受到损害。”

印外交部的发言迅速引来各种解读。《印度时报》称,对于中国建坝的单边行动,印度“采取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尖锐立场”,不仅声称自己拥有“河流使用权”,而且还首次要求中国 “不得在上游进行任何有损下游利益的活动”。印度政府的最新反应表明了政策的改变,此前印度的表态一直是新德里“认同”中国“不伤害印度利益”的声明。

《印度快报》称,与以往针对类似问题的表态相比,印外交部发言人的此番讲话有三点新意:一是首次提出印度作为下游国家对河流拥有固有权利;二是在提到下游国家时使用了复数形式,首次把孟加拉国拉入同一个利益阵营;三是高度强调印度政府对此问题始终保持“密切关注”。

另据印度《德干先驱报》1月31日报道,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周四表示,印度政府尚未知悉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上修建大坝的详细计划,但印度将慎重考虑此事。

印度媒体对“中国大坝威胁论”已经炒作了三四天,不少媒体声称中国修大坝威胁印度,可能导致印度境内干旱等。《印度教徒报》1月31日称,根据一项1月23日印发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中国已批准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建设三座新大坝。目前,中国已开始在雅鲁藏布江干流中游河段建设一座大型水电站,即位于西藏的藏木水电站。这座水电站于2010年动工。三个新批项目中的一个规模大于藏木水电站。中国将在位于藏木上游18公里处的大古建设一座装机容量640兆瓦的水电站,在位于藏木下游的加查建设一座装机容量320兆瓦的水电站,另一座水电站将建于藏木上游11公里处的街需。

《印度斯坦时报》称,中国建大坝让印度大吃一惊。因为中国建大坝的决定并没有正式通知印度官方。尽管最近双方高层围绕水资源问题也进行过讨论,但是中国并没有谈及大坝的决定。

《印度时报》指责说,中国1月23日公布的规划并没有咨询新德里,也没有与印度共享任何信息。这反映出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即他们并不认为需要与印度商榷。

中国谨慎开发西藏水资源

“雅鲁藏布江对印度来说确实很重要,但对中国也很重要,合理开发位于本国境内的河流是中国的正当权益,也是发展当地经济、保障中国能源供给的正当要求,我们不能因为印度的疑虑就放弃我们的权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问题专家傅小强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在中国国务院1月1日正式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水电建设的表述是:“积极有序发展水电”。规划称:“全面推进金沙江中下游、澜沧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中游水电基地建设。”有分析认为,这表明在 “十二五”期间,中国水电建设全面加速已经成为定局。“十一五”期间中国一些水电建设项目曾因环保争议而放慢进度。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吴之明教授1日对《环球时报》说,水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基础。虽然建水电站现在有一些争议,尤其是生态方面的争议,但它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有时也会有好的影响,比如形成好的小气候,所以建设前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环境论证。

三峡大坝、金沙江巨型电站、怒江阶梯电站都曾成为中国的国内焦点争论话题。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程度则要小得多,在2007年公布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没有提到雅鲁藏布江的水电开发问题。有分析认为,在中国能源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雅鲁藏布江的水电开发已经不可避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丁一凡研究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水电资源有许多优势。在中国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开发雅鲁藏布江丰富的水利资源可以说势在必行。事实上,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开发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一些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相比之下中国还低得多。

在《印度时报》网站的相关新闻跟帖中,名为贾迪普的网民留言说:“水电又好又干净,只要上游山区的大坝不截走大量的水,实际上对下游是有好处的。其实印度也应该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上建几座大坝,现在重要的是与中国达成划分水资源的协议。”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马泉河,自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于墨脱以北切穿喜马拉雅山,转而南流,形成雅鲁藏布大峡谷。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也是中国坡降最陡的大河。雅鲁藏布江流到印度境内被叫做布拉马普特拉河,它梵语中的意思是“梵天之子”。梵天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中负责创造宇宙的神。以水量来说,布拉马普特拉河是印度第二大河,对印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中印跨境河流始终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话题,既牵涉领土争议和水源利益分配,也涉及国家安全及国际法,同时它还是印度国内炒作“中国水威胁论”的重要支撑。

印度没必要过度担忧

在印度一些分析看来,位于中国下游是“令人痛苦的现实”。 印度战略研究学者布拉马·钱拉尼1日在阿联酋《国家报》上刊文声称,流入印度的重要河流中有十多条的源头在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全年1/3的水供给来自西藏。阿富汗、越南等国家也需要从西藏高原获取水源,但印度对于西藏水资源的依赖程度超过其他国家。而且印度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比中国还要严峻。中国人口数量超过印度不足10%,但中国国内可更新水资源是印度的将近两倍。而在可利用水资源方面,中国也比印度多50%。

钱拉尼的文章还抱怨说:1960年,印巴签署协议,将印度河流域80%的水资源留给下游的巴基斯坦,这是现代历史最为慷慨的水资源分享协议。1996年与孟加拉国签署的恒河条约约定,在旱季保证跨境流入水量的最低值。该条约将恒河水平均分给两国。然而,北京并没有效仿印度在水资源方面的慷慨,无情地拒绝分享水资源,并修建大坝拦截流向其他国家的河流,丝毫没有考虑到下游国家的利益。

印度《亚洲年代》报道称,印度在与中国就跨界河流问题的会谈中多年来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新德里早就应该寻求改变,争取在联合国框架范围内解决问题。希望此次印度外交部的表态能让问题的解决出现希望的曙光。

实际上,中印关于跨境河流问题业已开展了一些有成效的合作。印度政府近年来一直要求中国提供水文资料及开展跨界河流的合作,中方也照顾印方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向印度提供相关河流的水文资料。目前,两国业已成立联合委员会以研究从中国西藏流向印度的河流流量。 根据2002年4月中印签的《关于中方向印方提供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汛期水文资料的实施方案》,每年6月1日到10月15日,中方向印度提供雅鲁藏布江上的奴各沙、羊村、奴下等三个报汛站的水文信息。2002年5月28日西藏自治区水文局的第一组雅鲁藏布江水文数据通过电报传向印度,标志着中国开始正式向印度提供雅鲁藏布江水情资讯。

《印度快报》1日的评论说,印度实际上没有必要对跨境河流问题过分忧虑。因为印度实际上只利用了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流量的不足5%。中国虽然有大小30个水利开发项目处在不同的酝酿实施阶段,但这些开发项目并没有大规模蓄水的计划,所以对河流的下游水量不会产生影响。报道援引印度水资源部的说法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入印度境内的年度径流量不足700亿立方米,而流到孟加拉国时的年度径流量约是6000亿立方米,中国的水坝建设项目应该不会对印度境内的水流量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雅鲁藏布江水流充沛,不太可能出现因为中国建水电站而导致下游断水的情况。相比于黄河、长江,中国对西南地区流向境外的河流开发一直很谨慎,但中国也要合理利用自己境内的水资源。只要上游不向下游排放污染,相信中国的水电站不会对印度造成太多影响。郑风田认为,事实上,不光是大坝,中国在西藏地区修建公路等基础设施也会引起印度的猜疑。印度对中国建水坝的疑虑,更多的是担心从战略上被中国“拿一把”。单纯从水资源方面看,不值得印度那么担忧。

【环球时报驻印度、英国特约记者  张笑竹  孙微  王晓雄 环球时报记者  卢长银】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印度1月31日对中国采取“不同寻常的尖锐立场”,针对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修建大坝的单边行动”, 印外交部声称拥有 “河流使用权”,并首次敦促中国“不得在上游进行任何有损下游利益的活动”。印外交部的声明把一个媒体炒作的话题变成两国官方间的交涉。“中国大坝威胁论”只是在印度很有市场的各种“中国威胁论”中的一个,它的间歇性爆发让印度舆论中对中国的抱怨不断地积累能量。2月1日的印度媒体上充满本国“慷慨地”分给孟加拉国水资源的报道,以衬托中国拒绝与印分享水资源的“无情”。在大江大河上修水坝,在中国也是争议很大的事情,但复杂严峻的能源形势留给中国的选择余地并不多。实际上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建水坝并非不照顾印度的关切,多名中国专家2月1日对《环球时报》说,“如果雅鲁藏布江只流经中国境内的话,相信早就建成多座水坝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认为,印度对中国建水坝的疑虑,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国与国之间的猜忌,担心从战略上被中国拿一把。

印不满“中国单边行动”

针对中国批准在雅鲁藏布江(印度称布拉马普特拉河)中游建设三座新大坝的消息,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赛义德·阿克巴鲁丁周四说,印度对水坝的建设进行了密切关注,“作为拥有大量使用权的下游国家,印度已经向包括中国最高层之内的中国官方表达了对此问题的意见和关注。印度要求中国保证下游国家的利益不因上游国家的行为而受到损害。”

印外交部的发言迅速引来各种解读。《印度时报》称,对于中国建坝的单边行动,印度“采取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尖锐立场”,不仅声称自己拥有“河流使用权”,而且还首次要求中国 “不得在上游进行任何有损下游利益的活动”。印度政府的最新反应表明了政策的改变,此前印度的表态一直是新德里“认同”中国“不伤害印度利益”的声明。

《印度快报》称,与以往针对类似问题的表态相比,印外交部发言人的此番讲话有三点新意:一是首次提出印度作为下游国家对河流拥有固有权利;二是在提到下游国家时使用了复数形式,首次把孟加拉国拉入同一个利益阵营;三是高度强调印度政府对此问题始终保持“密切关注”。

另据印度《德干先驱报》1月31日报道,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周四表示,印度政府尚未知悉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上修建大坝的详细计划,但印度将慎重考虑此事。

印度媒体对“中国大坝威胁论”已经炒作了三四天,不少媒体声称中国修大坝威胁印度,可能导致印度境内干旱等。《印度教徒报》1月31日称,根据一项1月23日印发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中国已批准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建设三座新大坝。目前,中国已开始在雅鲁藏布江干流中游河段建设一座大型水电站,即位于西藏的藏木水电站。这座水电站于2010年动工。三个新批项目中的一个规模大于藏木水电站。中国将在位于藏木上游18公里处的大古建设一座装机容量640兆瓦的水电站,在位于藏木下游的加查建设一座装机容量320兆瓦的水电站,另一座水电站将建于藏木上游11公里处的街需。

《印度斯坦时报》称,中国建大坝让印度大吃一惊。因为中国建大坝的决定并没有正式通知印度官方。尽管最近双方高层围绕水资源问题也进行过讨论,但是中国并没有谈及大坝的决定。

《印度时报》指责说,中国1月23日公布的规划并没有咨询新德里,也没有与印度共享任何信息。这反映出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即他们并不认为需要与印度商榷。

中国谨慎开发西藏水资源

“雅鲁藏布江对印度来说确实很重要,但对中国也很重要,合理开发位于本国境内的河流是中国的正当权益,也是发展当地经济、保障中国能源供给的正当要求,我们不能因为印度的疑虑就放弃我们的权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问题专家傅小强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在中国国务院1月1日正式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水电建设的表述是:“积极有序发展水电”。规划称:“全面推进金沙江中下游、澜沧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中游水电基地建设。”有分析认为,这表明在 “十二五”期间,中国水电建设全面加速已经成为定局。“十一五”期间中国一些水电建设项目曾因环保争议而放慢进度。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吴之明教授1日对《环球时报》说,水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基础。虽然建水电站现在有一些争议,尤其是生态方面的争议,但它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有时也会有好的影响,比如形成好的小气候,所以建设前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环境论证。

三峡大坝、金沙江巨型电站、怒江阶梯电站都曾成为中国的国内焦点争论话题。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程度则要小得多,在2007年公布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没有提到雅鲁藏布江的水电开发问题。有分析认为,在中国能源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雅鲁藏布江的水电开发已经不可避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丁一凡研究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水电资源有许多优势。在中国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开发雅鲁藏布江丰富的水利资源可以说势在必行。事实上,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开发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一些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相比之下中国还低得多。

在《印度时报》网站的相关新闻跟帖中,名为贾迪普的网民留言说:“水电又好又干净,只要上游山区的大坝不截走大量的水,实际上对下游是有好处的。其实印度也应该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上建几座大坝,现在重要的是与中国达成划分水资源的协议。”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马泉河,自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于墨脱以北切穿喜马拉雅山,转而南流,形成雅鲁藏布大峡谷。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也是中国坡降最陡的大河。雅鲁藏布江流到印度境内被叫做布拉马普特拉河,它梵语中的意思是“梵天之子”。梵天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中负责创造宇宙的神。以水量来说,布拉马普特拉河是印度第二大河,对印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中印跨境河流始终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话题,既牵涉领土争议和水源利益分配,也涉及国家安全及国际法,同时它还是印度国内炒作“中国水威胁论”的重要支撑。

印度没必要过度担忧

在印度一些分析看来,位于中国下游是“令人痛苦的现实”。 印度战略研究学者布拉马·钱拉尼1日在阿联酋《国家报》上刊文声称,流入印度的重要河流中有十多条的源头在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全年1/3的水供给来自西藏。阿富汗、越南等国家也需要从西藏高原获取水源,但印度对于西藏水资源的依赖程度超过其他国家。而且印度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比中国还要严峻。中国人口数量超过印度不足10%,但中国国内可更新水资源是印度的将近两倍。而在可利用水资源方面,中国也比印度多50%。

钱拉尼的文章还抱怨说:1960年,印巴签署协议,将印度河流域80%的水资源留给下游的巴基斯坦,这是现代历史最为慷慨的水资源分享协议。1996年与孟加拉国签署的恒河条约约定,在旱季保证跨境流入水量的最低值。该条约将恒河水平均分给两国。然而,北京并没有效仿印度在水资源方面的慷慨,无情地拒绝分享水资源,并修建大坝拦截流向其他国家的河流,丝毫没有考虑到下游国家的利益。

印度《亚洲年代》报道称,印度在与中国就跨界河流问题的会谈中多年来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新德里早就应该寻求改变,争取在联合国框架范围内解决问题。希望此次印度外交部的表态能让问题的解决出现希望的曙光。

实际上,中印关于跨境河流问题业已开展了一些有成效的合作。印度政府近年来一直要求中国提供水文资料及开展跨界河流的合作,中方也照顾印方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向印度提供相关河流的水文资料。目前,两国业已成立联合委员会以研究从中国西藏流向印度的河流流量。 根据2002年4月中印签的《关于中方向印方提供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汛期水文资料的实施方案》,每年6月1日到10月15日,中方向印度提供雅鲁藏布江上的奴各沙、羊村、奴下等三个报汛站的水文信息。2002年5月28日西藏自治区水文局的第一组雅鲁藏布江水文数据通过电报传向印度,标志着中国开始正式向印度提供雅鲁藏布江水情资讯。

《印度快报》1日的评论说,印度实际上没有必要对跨境河流问题过分忧虑。因为印度实际上只利用了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流量的不足5%。中国虽然有大小30个水利开发项目处在不同的酝酿实施阶段,但这些开发项目并没有大规模蓄水的计划,所以对河流的下游水量不会产生影响。报道援引印度水资源部的说法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入印度境内的年度径流量不足700亿立方米,而流到孟加拉国时的年度径流量约是6000亿立方米,中国的水坝建设项目应该不会对印度境内的水流量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雅鲁藏布江水流充沛,不太可能出现因为中国建水电站而导致下游断水的情况。相比于黄河、长江,中国对西南地区流向境外的河流开发一直很谨慎,但中国也要合理利用自己境内的水资源。只要上游不向下游排放污染,相信中国的水电站不会对印度造成太多影响。郑风田认为,事实上,不光是大坝,中国在西藏地区修建公路等基础设施也会引起印度的猜疑。印度对中国建水坝的疑虑,更多的是担心从战略上被中国“拿一把”。单纯从水资源方面看,不值得印度那么担忧。

【环球时报驻印度、英国特约记者  张笑竹  孙微  王晓雄 环球时报记者  卢长银】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