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基于PQ25平台研发、都是前麦弗逊式悬架、后纵臂扭转梁悬架、官方指导价均超过15W、“再差也是GTI”、“再小也是奥迪”的粉丝宣言,这就是这次要对比的上海大众POLO GTI和奥迪A1留给大家的印象,现在让我们看看它们是否名符其实。

POLOGTI与A1均使用麦弗逊式悬架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布置动力和传动系统就是这两个小家伙选择它的原因,除了结构上的相似,POLOGTI和A1前悬架使用材质也类似,它们的下摆臂和转向节均使用钢制材料,防倾杆也均通过金属材质连接杆固定在减震支柱上。
POLOGTI和A1副车架均为钢制材质,通过4点与车身连接,同时后部2个连接点都通过加强件与纵梁相连,起到增强该区域强度的作用。除此以外,还可以观察到POLOGTI与A1均使用直径不等的左、右半轴来满足强度的需要,这种设计还能减小转向扭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POLOGTI和A1的前悬架无论是结构还是材质基本类似,甚至是防倾杆的直径都十分接近,可以说两个车的前悬架部分很好证明了它们“本是同根生”的特点。
[page]后悬架部分,POLOGTI和A1均使用纵臂扭转梁式悬架,也都使用弹簧在前、减震器在后的分体式设计,但限于车身尺寸与轴距限制,两款小车的后排空间并不充裕。由于座椅厚度的原因,新款普通POLO的后排腿部空间比老款甚至有所缩水,考虑到POLOGTI与普通POLO并无本质区别,其空间大小由此可见一般。如果您对新老POLO空间表现以及更多变化感兴趣的话,请点击《与老车主一起静态体验全新POLO顶配版》阅读。
虽然两款小车均使用纵臂扭转梁悬架,但正如马列主义教导我们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共性,同时也存在着个性”。在同样是纵臂扭转梁悬架的共同“外表”下,POLOGTI和A1的横梁扮演着“个性”的角色。
POLOGTI使用工艺简单、成本低的截面面积相等横梁,由于开口薄壁件的特性导致其无法满足悬架弯曲刚度的需要,因此我们看到POLOGTI的横梁中加入了一个稳定杆。A1使用变截面横梁,无需加入稳定杆即可满足扭转柔性与弯曲刚度的需要。
相比采用前后盘式制动系统就算进步的POLOGTI,A1就显得更为厚道。在它的悬架上安装有车身水平传感器,它可以监测车辆在不同配重下悬挂的压缩程度,此信号用来自动调整车辆大灯的水平角度。重要的是该传感器的位置位于扭力梁的内侧,这种形式在采用纵臂扭转梁悬架的小型车辆上并不多见。
● 底盘细节
POLOGTI和A1的底盘装备有大面积的保护作用的护板,POLOGTI的护板同普通POLO一样,还有特殊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POLO的底盘护板上有坑洼、凹凸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看起来有些像高尔夫球表面。高尔夫球表面凹凸的设计正是帮助高尔夫球飞的更远的帮手。让我们以比较好理解的球体为例,当空气流过光滑的球体表面时,空气较易发生流动分离现象(您可以理解为气流离开球的表面),造成球体背后较大的死水区,产生很大的阻力,而球体上如果有凹痕,则促使空气发生湍流转捩,湍流边界层不易发生流动分离现象(可以理解为空气可以更好的“抓住”球体表面),从而使球体背后的死水区小,减少了阻力。POLOGTI的底盘护板上这些凹凸的设计正是使用了高尔夫球表面这种设计,从而减少空气阻力,让空气更快速的流过。如果您对高尔夫球表面这种设计感兴趣,欢迎点击这里观看相关视频。
针对车身中部倒U型凹槽可能造成的车身强度不够的问题,POLOGTI和A1均通过设置加强件的方式加强结构。POLOGTI位于车身中部有一道连接左右两侧的加强件,A1配备两道加强件。
相比带有“讲究”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的护板而言,POLOGTI和A1某些细节部分的处理尚需提高。比如手刹拉线仅靠铁丝固定在车体上,日常使用后的锈蚀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一款价位在10万元以内的小型车这些或许不是问题,但考虑到他们的“身价”,这些细节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POLOGTI的前后轮拱都采用同普通POLO一样涂层加塑料护板的处理方法。A1的前轮拱采用塑料护板、涂层、玻纤短切丝吸音材料处理,后轮拱覆盖有整块的玻纤短切丝吸音材料。
● 轮胎
POLOGTI和A1配备的都是偏重运动性能的轮胎。POLOGTI使用韩泰的OPTIMO K415系列规格为215/45 R16的轮胎,最大承载质量530kg,速度等级(速度极限)为210km/h,联想起POLOGTI仪表盘上那最高280km/h车速的标记,不禁让人哑然失笑。参与拆解的A1 1.4TFSIS-line版配备的是普利司通的搏天族RE050A系列规格为215/40 R17的轮胎,它的最大承载质量545kg,速度等级(速度极限)为270km/h,备胎方面二者都使用非全尺寸备胎,且同为钢制轮圈。
● 后防撞梁
提到这两个小家伙就不能不提到后防撞梁,这也是论坛里网友很关心的事情。虽然本次A1没有拆解后保险杠,但是通过底盘拆解我们可以看到A1的后防撞梁通过吸能盒与纵梁相连。
通过下面的车身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到,A1的车身结构中有11%的材料为热成型钢,此外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所占比例也不低,结合良好的结构设计帮助A1在E-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5星评价。
底盘布局同普通POLO没有过多区别的POLOGTI,在后防撞梁的问题上也保持了一致。拆除后保险杠可以看到,里面只有包裹着泡沫材料的铁块,至于这两个铁家伙对于车辆遭受后部撞击时对车体与驾乘人员的保护作用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一款售价超过15万的车仍然没有配备后防撞梁确实说不过去。

通过本次拆解可以看到,这两个基于PQ25平台开发的小家伙在底盘上区别并不太多,打着“GTI”名号的POLOGTI同普通POLO比并没有脱胎换骨的改变。A1也是更多依靠出色的造型设计、丰富的配置以及精致的内饰这些“华丽的外表”在高端小型车市场打拼,它们距离小钢炮这个名字都还有些差距。(文/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