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27日,教皇在演讲前绕场向信众致意。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罗马天主教教皇本笃十六世定于今天(2月28日)正式退位,成为近600年来首位主动退位的教皇。罗马教皇既是全球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梵蒂冈的元首,又是号称拥有十多亿信徒、全球最大宗教团体——天主教会的领袖,教皇宣布辞职后引发的舆论震动一直在全世界激荡。世界多国天主教会近年频频陷入性侵、贪腐及内斗等丑闻中,本笃十六世开创近代以来教皇辞职的先例使世界纷纷猜测天主教会是否有改革自己的勇气。其中人们猜测最多的是,梵蒂冈能否选出一位非欧洲籍新教皇。不少宗教研究者认为,天主教一直以来被认为偏保守,面对这个网络化、全球化的快速变化时代,它确实到了应该迅速改变自己的时刻。

梵蒂冈下周一讨论选举新教皇

“教皇本笃十六世的最后一天”,德国《明镜》周刊网站27日称,来自世界各地的约20万天主教朝圣者云集罗马,送别即将退位的教皇。当天上午,本笃十六世面对圣彼得大教堂的广场上的民众发表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他的8年教皇生涯充满风雨,他的任期曾被寄予厚望,人们期待他带来变化。

实际上,从26日深夜开始,就有大量教众排队前往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环球时报》记者27日一大早赶到该广场时,广场已经站满了人。广场周围布满了警察,记者花了一个多小时排队才通过安检。在本笃十六世开始演讲后,教众纷纷拨打手机进行“现场直播”,以致梵蒂冈手机信号发生严重阻塞,外面根本打不进来。一名游客称,“我们祝福他。坐在那个位子上要很大的勇气,放弃它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决心。”

路透社称,本笃十六世当天发表了充满个人感情的告别演说,他感谢信徒们能够理解他辞职的决定,希望大家明白,这都是为天主教的发展考虑。报道称,当天聆听演说的人挤满了圣彼得广场,但这也掩饰不住梵蒂冈遭遇的信任危机,因为各种谣言已传得满天飞。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对于600年来首个退位的教皇来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有开创性意义。梵蒂冈教廷对外宣称,将保留本笃十六世的名号,今后他的称呼将变为“名誉教皇”。作为一个神学家,他退位后可能会从全世界教众的牧师转变为一名学者。

英国《卫报》称,28日,本笃十六世会和红衣主教做最后一次的集体见面。梵蒂冈方面称,红衣主教们已经定于3月4日开始讨论选举新教皇的具体日期等。本来根据梵蒂冈教廷规定,教皇位置空缺之后,必须有约15天的等待期,以让世界所有枢机主教有足够时间和准备前往罗马。英国广播公司称,教皇日前宣布28日辞职的同时,还修改教条容许主教团可提早推选教皇继任者。

俄罗斯《晨报》猜测,“在梵蒂冈人们可能已知道谁是新教皇”。教皇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尽快让新教皇思索天主教面临的一系列丑闻。报道称,本笃十六世接任教皇时,曾承诺维护天主教世界的和谐。然而回顾他8年的生涯,却是丑闻不断,舆论压力被认为是逼迫教皇辞职的重要原因。也许罗马教廷内部已确定了未来教皇人选。加快这一进程的目的也是为了结束外界谈论教皇辞职的真正原因。目前在意大利和美国等地的红衣主教们都觊觎这一位置,而天主教在非洲和拉美国家发展迅速,因此对于新教皇位置将展开激烈竞争。

“一次亮相能赢得10亿人掌声”

“世界上没有另外一个宗教领袖在亮相时候,可以赢得10亿教众的掌声”,美国《时代》周刊称,梵蒂冈罗马天主教皇的影响力,并没有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被削弱。

罗马天主教会的前身形成于公元1-2世纪,自称基督十二使徒之一的彼得奉基督指示所建立。按照教廷的解释,罗马教皇是耶稣在尘世的代表,主要使命是领导教会,并将“主的信仰”传播到世界各角落。教皇拥有冗长的头衔,按照最新订下的版本,其完整头衔为“罗马主教、耶稣基督代表、宗徒长继承人、普世教会最高教长、意大利首席主教、罗马教省总主教暨都主教、梵蒂冈城邦元首和天主众仆人之仆人”。

以现代国家观念来看,教皇是梵蒂冈城国的元首。作为梵蒂冈的元首,教皇除了原国籍之外,还拥有梵蒂冈国籍。目前,大约还有570多人也拥有梵蒂冈国籍。梵蒂冈面积0.44平方公里,但教皇是全球天主教徒的最高精神领袖,掌握对天主教教义的最高解释权。根据梵蒂冈的有关报告,全球天主教教徒约11.6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约1/6。教皇可以通过任命遍布全球的教会分支管理者来影响这些信徒。

尽管国家小,但其拥有覆盖全球的广播、电视和网络体系,和遍布世界各地的教产,其实际影响力很难估量。法兰西24新闻电视台称,从中世纪的什一税到现代的资产投资。人们很难估算教会财产,因为梵蒂冈不仅仅是一个独立国家,还因为教会对其控制的财产一直保密。天主教会积累的财富往往遭人诟病。当年美国天主教会爆出大规模性侵丑闻后,面临的赔偿费用高达数亿美元。有人士曾担心,美国天主教会是否会因此破产?但据美国媒体调查,全美天主教名下拥有的资产有教堂、学校甚至海边度假别墅、高尔夫球场、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每年收入至少有75亿美元。1998年,加州斯托克顿的两兄弟控告当地天主教会神父性侵犯时,发现该教会拥有的财产竟达4亿美元。

势力在各大洲此消彼长

过大而且没有监管的权力就是一个灾难,对天主教会来说也不例外。首先是极具摧毁性的“娈童癖”丑闻。2010年初,梵蒂冈负责调查这一丑闻的神职人员透露,10年内涉及娈童癖行为、且已被证实需负责任的天主教神职人员多达300余人,遍布全球许多国家和教区,卷入丑闻的神职人员中不乏位高权重者。25日,英国天主教最高级别的神职人员、苏格兰枢机主教奥布赖恩在被指曾与4名神职人员有不正当关系后辞职。本来奥布赖恩正准备动身参加新教皇选举会议,但现在,他已明确表示不会参加会议。在美国,数千人签名请愿,要求将加利福尼亚州枢机主教罗格·马霍尼排除在会议之外,因为他被爆曾庇护卷入性虐待丑闻的神父。

更令人震动的是,梵蒂冈内部还爆出金融丑闻。去年年中,意大利警方就曾披露过“梵蒂冈银行涉嫌洗黑钱”的消息,随着内幕逐渐曝光,人们发现不少梵蒂冈银行高层涉嫌从洗黑钱中收取好处费,美国国务院也将梵蒂冈列入洗黑钱嫌疑名单。奥地利商业杂志《格式》日前以“秘密的梵蒂冈银行——神的罗马银行家”为题说,梵蒂冈拥有一个庞大的金库。这家银行有3.3万个账户,资产收益达60亿欧元,并在内部每年秘密分红。

除了丑闻,给天主教会更大挑战的是各大洲影响力此起彼伏。“当红衣主教们下个月选举新教皇时,他们会制造出‘奥巴马时刻’吗?”美国基督教网站“魅力新闻网”称,世界天主教徒们现在看来越来越倾向于出现一名非欧洲的教皇。但“我认为教廷还没有准备好迎接这一时刻。”被认为是新教皇有力竞争者的加纳红衣主教图尔克松说。在近代历史上教皇都来自欧洲,因为117名红衣主教当中绝大多数人来自欧洲。但他们的国籍反映不出天主教在21世纪的人口结构变化情况。全世界有大约12亿天主教徒,其中绝大多数人住在非洲、亚洲和拉美。美国皮尤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天主教徒集中度最高的地区是拉美地区,占了大约39%。在其兴起的欧洲只占2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占了16%,亚洲占了12%,北美占了8%。天主教信徒最多的5个国家是巴西(超过了1.25亿)、墨西哥(9600万)、菲律宾和美国(各约7500万)和意大利(大约5000万)。

与在拉美和亚洲的教众迅速增加不同,法国《十字架报》称,法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还有5万天主教神职人员,现在只有7500人。20年前90%的法国人都接受洗礼,而现在这一比例降至7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美秀2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欧洲宗教改革之后天主教就进入了转型期。当时,一些教会分裂出去,世界也进入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在宗教改革后最初的几百年里,罗马教会转变非常慢,总觉得自己掌握唯一“信仰真理”,“教会之外无救赎”,也不认为人们有选择宗教的自由。二战后,天主教会的转型逐渐加快,近几任教皇都主张,一方面坚持宗教信仰,另一方面也要顺应时代。

美国《新闻论坛报》称,天主教不仅需要一位能保护儿童和严厉惩罚性侵者的领导人,更需要的是能够将大家吸引到教堂和寻找方法来检验教规是否在当今世界中还有意义。生育控制、同性婚姻等都是天主教需要进行重新审视的问题。世界正在发生变化,天主教也需要做出改变。教皇必须能够激励大家实践这条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环球时报赴梵蒂冈特派记者 韩秉宸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纪双城 青木 王刚 陶短房 姚蒙 环球时报记者 段聪聪 陈一 柳玉鹏】

27日,教皇在演讲前绕场向信众致意。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罗马天主教教皇本笃十六世定于今天(2月28日)正式退位,成为近600年来首位主动退位的教皇。罗马教皇既是全球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梵蒂冈的元首,又是号称拥有十多亿信徒、全球最大宗教团体——天主教会的领袖,教皇宣布辞职后引发的舆论震动一直在全世界激荡。世界多国天主教会近年频频陷入性侵、贪腐及内斗等丑闻中,本笃十六世开创近代以来教皇辞职的先例使世界纷纷猜测天主教会是否有改革自己的勇气。其中人们猜测最多的是,梵蒂冈能否选出一位非欧洲籍新教皇。不少宗教研究者认为,天主教一直以来被认为偏保守,面对这个网络化、全球化的快速变化时代,它确实到了应该迅速改变自己的时刻。

梵蒂冈下周一讨论选举新教皇

“教皇本笃十六世的最后一天”,德国《明镜》周刊网站27日称,来自世界各地的约20万天主教朝圣者云集罗马,送别即将退位的教皇。当天上午,本笃十六世面对圣彼得大教堂的广场上的民众发表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他的8年教皇生涯充满风雨,他的任期曾被寄予厚望,人们期待他带来变化。

实际上,从26日深夜开始,就有大量教众排队前往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环球时报》记者27日一大早赶到该广场时,广场已经站满了人。广场周围布满了警察,记者花了一个多小时排队才通过安检。在本笃十六世开始演讲后,教众纷纷拨打手机进行“现场直播”,以致梵蒂冈手机信号发生严重阻塞,外面根本打不进来。一名游客称,“我们祝福他。坐在那个位子上要很大的勇气,放弃它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决心。”

路透社称,本笃十六世当天发表了充满个人感情的告别演说,他感谢信徒们能够理解他辞职的决定,希望大家明白,这都是为天主教的发展考虑。报道称,当天聆听演说的人挤满了圣彼得广场,但这也掩饰不住梵蒂冈遭遇的信任危机,因为各种谣言已传得满天飞。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对于600年来首个退位的教皇来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有开创性意义。梵蒂冈教廷对外宣称,将保留本笃十六世的名号,今后他的称呼将变为“名誉教皇”。作为一个神学家,他退位后可能会从全世界教众的牧师转变为一名学者。

英国《卫报》称,28日,本笃十六世会和红衣主教做最后一次的集体见面。梵蒂冈方面称,红衣主教们已经定于3月4日开始讨论选举新教皇的具体日期等。本来根据梵蒂冈教廷规定,教皇位置空缺之后,必须有约15天的等待期,以让世界所有枢机主教有足够时间和准备前往罗马。英国广播公司称,教皇日前宣布28日辞职的同时,还修改教条容许主教团可提早推选教皇继任者。

俄罗斯《晨报》猜测,“在梵蒂冈人们可能已知道谁是新教皇”。教皇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尽快让新教皇思索天主教面临的一系列丑闻。报道称,本笃十六世接任教皇时,曾承诺维护天主教世界的和谐。然而回顾他8年的生涯,却是丑闻不断,舆论压力被认为是逼迫教皇辞职的重要原因。也许罗马教廷内部已确定了未来教皇人选。加快这一进程的目的也是为了结束外界谈论教皇辞职的真正原因。目前在意大利和美国等地的红衣主教们都觊觎这一位置,而天主教在非洲和拉美国家发展迅速,因此对于新教皇位置将展开激烈竞争。

“一次亮相能赢得10亿人掌声”

“世界上没有另外一个宗教领袖在亮相时候,可以赢得10亿教众的掌声”,美国《时代》周刊称,梵蒂冈罗马天主教皇的影响力,并没有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被削弱。

罗马天主教会的前身形成于公元1-2世纪,自称基督十二使徒之一的彼得奉基督指示所建立。按照教廷的解释,罗马教皇是耶稣在尘世的代表,主要使命是领导教会,并将“主的信仰”传播到世界各角落。教皇拥有冗长的头衔,按照最新订下的版本,其完整头衔为“罗马主教、耶稣基督代表、宗徒长继承人、普世教会最高教长、意大利首席主教、罗马教省总主教暨都主教、梵蒂冈城邦元首和天主众仆人之仆人”。

以现代国家观念来看,教皇是梵蒂冈城国的元首。作为梵蒂冈的元首,教皇除了原国籍之外,还拥有梵蒂冈国籍。目前,大约还有570多人也拥有梵蒂冈国籍。梵蒂冈面积0.44平方公里,但教皇是全球天主教徒的最高精神领袖,掌握对天主教教义的最高解释权。根据梵蒂冈的有关报告,全球天主教教徒约11.6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约1/6。教皇可以通过任命遍布全球的教会分支管理者来影响这些信徒。

尽管国家小,但其拥有覆盖全球的广播、电视和网络体系,和遍布世界各地的教产,其实际影响力很难估量。法兰西24新闻电视台称,从中世纪的什一税到现代的资产投资。人们很难估算教会财产,因为梵蒂冈不仅仅是一个独立国家,还因为教会对其控制的财产一直保密。天主教会积累的财富往往遭人诟病。当年美国天主教会爆出大规模性侵丑闻后,面临的赔偿费用高达数亿美元。有人士曾担心,美国天主教会是否会因此破产?但据美国媒体调查,全美天主教名下拥有的资产有教堂、学校甚至海边度假别墅、高尔夫球场、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每年收入至少有75亿美元。1998年,加州斯托克顿的两兄弟控告当地天主教会神父性侵犯时,发现该教会拥有的财产竟达4亿美元。

势力在各大洲此消彼长

过大而且没有监管的权力就是一个灾难,对天主教会来说也不例外。首先是极具摧毁性的“娈童癖”丑闻。2010年初,梵蒂冈负责调查这一丑闻的神职人员透露,10年内涉及娈童癖行为、且已被证实需负责任的天主教神职人员多达300余人,遍布全球许多国家和教区,卷入丑闻的神职人员中不乏位高权重者。25日,英国天主教最高级别的神职人员、苏格兰枢机主教奥布赖恩在被指曾与4名神职人员有不正当关系后辞职。本来奥布赖恩正准备动身参加新教皇选举会议,但现在,他已明确表示不会参加会议。在美国,数千人签名请愿,要求将加利福尼亚州枢机主教罗格·马霍尼排除在会议之外,因为他被爆曾庇护卷入性虐待丑闻的神父。

更令人震动的是,梵蒂冈内部还爆出金融丑闻。去年年中,意大利警方就曾披露过“梵蒂冈银行涉嫌洗黑钱”的消息,随着内幕逐渐曝光,人们发现不少梵蒂冈银行高层涉嫌从洗黑钱中收取好处费,美国国务院也将梵蒂冈列入洗黑钱嫌疑名单。奥地利商业杂志《格式》日前以“秘密的梵蒂冈银行——神的罗马银行家”为题说,梵蒂冈拥有一个庞大的金库。这家银行有3.3万个账户,资产收益达60亿欧元,并在内部每年秘密分红。

除了丑闻,给天主教会更大挑战的是各大洲影响力此起彼伏。“当红衣主教们下个月选举新教皇时,他们会制造出‘奥巴马时刻’吗?”美国基督教网站“魅力新闻网”称,世界天主教徒们现在看来越来越倾向于出现一名非欧洲的教皇。但“我认为教廷还没有准备好迎接这一时刻。”被认为是新教皇有力竞争者的加纳红衣主教图尔克松说。在近代历史上教皇都来自欧洲,因为117名红衣主教当中绝大多数人来自欧洲。但他们的国籍反映不出天主教在21世纪的人口结构变化情况。全世界有大约12亿天主教徒,其中绝大多数人住在非洲、亚洲和拉美。美国皮尤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天主教徒集中度最高的地区是拉美地区,占了大约39%。在其兴起的欧洲只占2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占了16%,亚洲占了12%,北美占了8%。天主教信徒最多的5个国家是巴西(超过了1.25亿)、墨西哥(9600万)、菲律宾和美国(各约7500万)和意大利(大约5000万)。

与在拉美和亚洲的教众迅速增加不同,法国《十字架报》称,法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还有5万天主教神职人员,现在只有7500人。20年前90%的法国人都接受洗礼,而现在这一比例降至7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美秀2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欧洲宗教改革之后天主教就进入了转型期。当时,一些教会分裂出去,世界也进入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在宗教改革后最初的几百年里,罗马教会转变非常慢,总觉得自己掌握唯一“信仰真理”,“教会之外无救赎”,也不认为人们有选择宗教的自由。二战后,天主教会的转型逐渐加快,近几任教皇都主张,一方面坚持宗教信仰,另一方面也要顺应时代。

美国《新闻论坛报》称,天主教不仅需要一位能保护儿童和严厉惩罚性侵者的领导人,更需要的是能够将大家吸引到教堂和寻找方法来检验教规是否在当今世界中还有意义。生育控制、同性婚姻等都是天主教需要进行重新审视的问题。世界正在发生变化,天主教也需要做出改变。教皇必须能够激励大家实践这条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环球时报赴梵蒂冈特派记者 韩秉宸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纪双城 青木 王刚 陶短房 姚蒙 环球时报记者 段聪聪 陈一 柳玉鹏】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