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欢迎关注“西藏发布”~

陈婷摄

2月21日下午,全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拉萨举行,会上,自治区党委农工委、自治区农牧厅、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和自治区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就西藏农村改革实验区基本情况、西藏农村土地(耕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展、西藏农村宅基地确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开展工作以及西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等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并就下一步工作安排和部署作了详细汇报。

创新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

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深化农村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统筹谋划,从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健全农牧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建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等方面对农村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据悉,2011年12月6日,国家农业部批复曲水县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主题是创新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试验任务是农村承包地管理制度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第一轮试验任务已经完成。

据自治区党委农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试验任务主要有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偿退出改革试点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目前改革任务均有序推进,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申报土地征收、农村集体建设性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方案,将形成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局面,西藏唯一承担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部内容的曲水县,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也是我们抓农村改革的重点县。

记者了解到,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于2014年5月批复了白朗县、乃东县、米林县、班戈县4个自治区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周期为2014年-2018年,结合各县实际和改革需要,确定了不同的试验和任务。2016年,根据农村改革需要,在昌都市、阿里地区的积极申请下,新增了昌都市卡若区、阿里地区改则县2个自治区农村改革试验区。

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已完成

已开展承包地确权71.46万亩

会上,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布琼表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核心内容是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代表的‘三块地’改革试点,是农村‘土改’的核心内容。”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地确权面积71.46万亩,完成承包地确权面积达68.7万亩。在宅基地制度改革和扎实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方面,采取先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后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的推进模式,全区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宅基地总数为446316宗,确权发证工作有序推进,现已发证283203宗,发证完成率为63.45%;全区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在四个县已完成了3838宗集体土地所有权外业地籍调查,2016年已在全区正式启动实施。曲水县、白朗县、班戈县率先在全区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共发放贷款750.5万元。

会议还指出,2017年西藏要全面完成农村土地(耕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那么,对此又有哪些具体安排和部署呢?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金文成表示:“2017年,西藏63个县(区)将全面完成承包地确权工作,我们顺排工序、倒排工期,分为5个阶段进行安排部署,即3月8日前,召开全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会议进行部署,各市(地)行署(政府)签订责任书,落实目标责任。要求各市(地)在2月底前完成本市(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安排部署,细化实施方案并上报自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3月15日前,各市(地)完成入户调查、技术单位招标,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发布、二轮承包档案资料搜集整理,统一口径,宣传动员;9月底前,各市(地)完成测绘、确权、审核公示、建立登记簿、签订承包合同等工作;11月底前,自治区总体完成检查、验收、核实、颁证工作;12月底进行总结。”下一步,西藏将着重抓开展摸底调查、完善承包合同、建立健全登记簿、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推进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加强档案管理6大任务。

新闻+

西藏林改试点工作确权率为100%

在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索朗旺堆就西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据悉,西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2007年底正式开始筹备, 2009年9月至2012年在拉萨曲水县南木乡、日喀则谢通门县达那答乡和通门乡、山南乃东县泽当镇、昌都八宿县白玛镇、林芝察隅县下察隅镇5个地(市)6个乡(镇)的人工林开展了集体林改试点工作,试点主体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全区6个乡(镇)共完成人工林勘界确权面积36507.3亩,669个宗地,涉及农户4625户,涉及农牧民19865人。在完成的勘界确权面积中,家庭承包经营面积182.3亩,联户承包经营面积1549.7亩,村民小组均股均利承包经营面积34318.2亩,村集体统一经营面积457.1亩。据统计,西藏林改试点工作确权率为100%;到户率为4.8%;共发生纠纷19起,调解19起,纠纷调解率为100%;发放林权证300本,发证宗地438个。

索朗旺堆介绍,“随着西藏第二次森林资源调查和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的结束,西藏林地属性界定清晰,具备了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条件。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根据自治区领导的指示,决定重新启动西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为积极推进西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自治区林业厅草拟了《西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将于近期印发。”

欢迎关注“西藏发布”~

陈婷摄

2月21日下午,全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拉萨举行,会上,自治区党委农工委、自治区农牧厅、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和自治区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就西藏农村改革实验区基本情况、西藏农村土地(耕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展、西藏农村宅基地确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开展工作以及西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等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并就下一步工作安排和部署作了详细汇报。

创新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

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深化农村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统筹谋划,从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健全农牧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建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等方面对农村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据悉,2011年12月6日,国家农业部批复曲水县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主题是创新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试验任务是农村承包地管理制度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第一轮试验任务已经完成。

据自治区党委农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试验任务主要有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偿退出改革试点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目前改革任务均有序推进,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申报土地征收、农村集体建设性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方案,将形成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局面,西藏唯一承担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部内容的曲水县,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也是我们抓农村改革的重点县。

记者了解到,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于2014年5月批复了白朗县、乃东县、米林县、班戈县4个自治区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周期为2014年-2018年,结合各县实际和改革需要,确定了不同的试验和任务。2016年,根据农村改革需要,在昌都市、阿里地区的积极申请下,新增了昌都市卡若区、阿里地区改则县2个自治区农村改革试验区。

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已完成

已开展承包地确权71.46万亩

会上,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布琼表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核心内容是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代表的‘三块地’改革试点,是农村‘土改’的核心内容。”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地确权面积71.46万亩,完成承包地确权面积达68.7万亩。在宅基地制度改革和扎实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方面,采取先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后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的推进模式,全区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宅基地总数为446316宗,确权发证工作有序推进,现已发证283203宗,发证完成率为63.45%;全区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在四个县已完成了3838宗集体土地所有权外业地籍调查,2016年已在全区正式启动实施。曲水县、白朗县、班戈县率先在全区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共发放贷款750.5万元。

会议还指出,2017年西藏要全面完成农村土地(耕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那么,对此又有哪些具体安排和部署呢?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金文成表示:“2017年,西藏63个县(区)将全面完成承包地确权工作,我们顺排工序、倒排工期,分为5个阶段进行安排部署,即3月8日前,召开全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会议进行部署,各市(地)行署(政府)签订责任书,落实目标责任。要求各市(地)在2月底前完成本市(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安排部署,细化实施方案并上报自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3月15日前,各市(地)完成入户调查、技术单位招标,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发布、二轮承包档案资料搜集整理,统一口径,宣传动员;9月底前,各市(地)完成测绘、确权、审核公示、建立登记簿、签订承包合同等工作;11月底前,自治区总体完成检查、验收、核实、颁证工作;12月底进行总结。”下一步,西藏将着重抓开展摸底调查、完善承包合同、建立健全登记簿、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推进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加强档案管理6大任务。

新闻+

西藏林改试点工作确权率为100%

在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索朗旺堆就西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据悉,西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2007年底正式开始筹备, 2009年9月至2012年在拉萨曲水县南木乡、日喀则谢通门县达那答乡和通门乡、山南乃东县泽当镇、昌都八宿县白玛镇、林芝察隅县下察隅镇5个地(市)6个乡(镇)的人工林开展了集体林改试点工作,试点主体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全区6个乡(镇)共完成人工林勘界确权面积36507.3亩,669个宗地,涉及农户4625户,涉及农牧民19865人。在完成的勘界确权面积中,家庭承包经营面积182.3亩,联户承包经营面积1549.7亩,村民小组均股均利承包经营面积34318.2亩,村集体统一经营面积457.1亩。据统计,西藏林改试点工作确权率为100%;到户率为4.8%;共发生纠纷19起,调解19起,纠纷调解率为100%;发放林权证300本,发证宗地438个。

索朗旺堆介绍,“随着西藏第二次森林资源调查和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的结束,西藏林地属性界定清晰,具备了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条件。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根据自治区领导的指示,决定重新启动西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为积极推进西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自治区林业厅草拟了《西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将于近期印发。”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