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有一些动物,在舆论圈里掀起轩然大波。去年有老虎,而今年除了老虎,就是一只穿山甲在大家的盆友圈里爬来爬去。
这也是逢吃饭必先“晒照”引出的公案。网友“Ah_cal”可谓一晒成名,以至于小伙伴们戏谑他是在通过微博,揭露官员违法乱纪的线索,这位“穿山甲公子”误打误撞,竟成反腐“功臣”!
这位仁兄晒了什么呢?小伙伴们请看……
图中的那锅肉肉,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穿山甲。
见过高调的,但没见过疑似吃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跟党纪国法对着干,还如此高调的……人如其“名”,在网民的谴责声中,“穿山甲公子”也像穿山甲一样,缩成一团,删除微博,希求一走了事。
该事件经调查,已明确有一名公职人员参加宴请,但早已“落马”。如果盘中肉真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违法者必然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当然,小伙伴恐怕也会有疑问:穿山甲好吃吗?为啥有人——尤其是官员——非要吃它呢?
这倒让长安君(微信ID:changan-j)想起了古代官员的餐桌,想来像穿山甲一类命丧鼎鼐的珍稀野生动物,当为数不少。
吃穿山甲的是什么心理?
穿山甲好吃否?长安君觉得,未必真的好吃。
凡是爱吃、会吃、懂吃的国人都会明白:好吃,不过家常菜。动辍水陆山珍、群馔必备的人,根本不是什么正经吃主儿,顶多算是个有钱的土豪罢了。
可又为啥要吃?
人作为一种生物,自然有生存本能。而满足生存本能的行为,就是进食。进食是人类最大的欲望之一。
人之欲望多种多样。孔子曾经曰过:“食,色,性也”,然而食欲权重最大。古代生产力欠发达,大家都穷得叮当响。反映生活水平,还没有发达到要用什么恩格尔系数的地步——就看吃得咋样。于是食物数量的多寡、食物质量的优劣贵贱,也就成为了衡量古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标尺。
然而,食欲得到满足的广度却是有限的。因为人类的胃袋也就只有那么一丁点大,一顿饭吃不了多少就会饱。家有千钟粟,可架不住只能取一瓢而食之,奈何!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花梨木蟠螭纹镂空提梁食挑盒,乃宫廷御膳食器。)
于是,食物的数量,让位给了食物的质量——最终只有优质、珍贵的食物,才真正能起到划分阶层、体现权势的地步。
因此,中国古代官员作为封建社会特权阶层的成员,吃香喝辣是他们权势的体现。别说熊掌鱼翅燕窝鲍鱼,人家恨不得把龙肝凤髓都找来舔一遍。
御膳“山八珍”:超越word想象
若说古代官员有权吃名贵食材,那么身为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皇帝,自然是头一个“吃主儿”。
清宫御膳的菜单,被称为《膳底档》,从中就可窥见其饮食的豪奢。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满汉全席中用的“八珍”,包括驼峰、熊掌、猴头菇、猩唇、象鼻、豹胎、犀尾、鹿筋。小伙伴们先别惊呆,这还只是“山八珍”,满汉全席中还有“草八珍”、“海八珍”、“禽八珍”。
(满汉全席,其中可看见有名的“八大碗”。现如今,满汉全席体现得更多的,是中华饮食文化,已非特权象征。)
就拿熊掌来说,烧熊掌自清代中期以来,就是宫廷宴席中的头菜。其食材之珍贵,烹制过程之复杂,在古代饮食典籍中多有记载。
50年代的四川,川菜名厨周海秋被特意安排去烹制这道名菜。烧熊掌送到客人席上后,周海秋听见有人请他上楼,心中忐忑不安,思忖莫非是烹饪出了问题。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在座宾客的敬酒。
向周海秋敬酒的,不是别人,竟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此时的溥仪,已完成了从封建统治者到新中国公民的转变。然而他口颊之间,依旧留有清宫御膳房的余味。
溥仪的陪同人员告诉还在蒙圈状态中的周海秋:溥仪熊掌吃了不少,但都觉得腥臊,此次周海秋的“烧熊掌”一点腥味也没有,味道可口,最令他满意。
周海秋当时可能没意识到,这是一次“川厨”同“御厨”的比拼。但在长安君看来,一位封建末代黄帝,在御膳房制度已衰微时,都品尝过如许熊掌,若是在清王朝鼎盛时,得有多少熊当了“剁手党”啊……
(左为川菜名厨周海秋。他那道“红烧熊掌”为溥仪称赞:“经去毛、去爪、去骨,反复煮焖,漂去松脂等异味,再烹制之后,熊掌还能维持此等原状。”试吃一口后叹道:“从未吃过这等美味。”)
所谓上行下效。封建皇帝以吃各式八珍为“范儿”,大臣自然会跟进。曾任西安粮道的张集馨,在官场轶闻集《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就记载,官员路过西安,迎来送往,一定会准备宴席。宴席有上席、中席之分,上席5桌,中席14桌;上席必备燕窝烧烤,中席必备鱼翅海参。这一顿饭吃喝下来,大概需要2000两银子,约合现在200万元人民币。
巨贾“任性吃”:暴殄天物到令人发指
社会潮流总是由上层掀起,再由往下各阶层仿效。皇帝大臣的燕翅席一摆,其他人可坐不住了。
比如富商大贾。
然而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士、农、工、商”四阶层中,商人是末流。到明清两代,“贱商主义”体现在吃上,就是商人有许多吃喝禁忌。简单点说,皇帝大臣可以吃的东东,比如那些个“八珍”,商人就不许吃。吃了是犯法,是僭越。这不是笑话,在当时可是白纸黑字的。
但架不住商人们有钱任性。皇帝不是不让人家吃名贵的食物吗?没问题,人家不吃。但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商人们就可着劲儿地将日常伸手可及的食材,硬是从数量和制作方法上,玩出了花花,把味觉享受发挥到了极致。
比如江浙盐商,有一道失传菜,曰“荤粉皮”。从外观上看,主要食材仿佛就是粉皮,色白如雪,平软滑腻,薄如云母片;做法也无甚稀奇,同街边凉皮基本一样;然而入口却滑腴鲜美无比。
你道这“粉皮”究竟是啥?其实就是甲鱼的裙边!
甲鱼宰杀后,洗净入锅略煮,摘下裙边,用拔眉毛的镊子,将表层黑膜全部揭去;然后上笼屉蒸熟;最后加佐料凉拌。
甲鱼,无甚稀奇。然而需得十几头甲鱼来凑出小小一碟荤粉皮,实在是既浪费,又造孽。要说吃的是寂寞,这寂寞,也太贵了点。
社会影响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不但有上行下效,下行,也会上效。舌尖上的盐商,逐渐也被官员学了去,cosplay出了“舌尖上的大臣”。
(位于中山公园内的来今雨轩,自创了红楼宴,复原了“茄鲞”。)
曹雪芹生于织造世家,曾在《红楼梦》中,借刘姥姥之口,带大家品尝了“茄鲞”一菜。凤姐说想要做这菜“也不难”,可刚说完这做法,刘姥姥便惊呼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可这个味儿又是咋个味儿呢?就是拿十只鸡配一盘茄子。
好浪费啊。
至于那些被用过的甲鱼和鸡是何归宿,史籍中没有提。明朝末年,名列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用中等宴席宴请客人,用了三百头羊——每头羊只用唇部肉,其他肉只挑最肥美处割一斤,余者弃之。以此看来,甲鱼和鸡们,大抵连被拿去熬汤的命运也不“攀不上”。暴殄天物,可见一斑。
舌尖上的折腾:菜肴背后是一堆劳动力
清代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雍正年间,年羹尧被贬,姬妾零落星散。
杭州有个秀才,买了一姬做妾。当听此姬自陈在年府专管做菜后,秀才非常高兴地以为,从此可以踏踏实实当一名资深吃货。姬却摇摇头,说自己只负责小炒肉。年大将军如果点了小炒肉,就忙一忙,不过数月里也就一两次,其余时间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
(据说为年羹尧所喜欢的小炒肉,其实是一道家常菜。)
这工资待遇敢情是米其林大厨级别。秀才深感捡到宝了,于是跟姬起腻说也想吃小炒肉。姬开启了吐槽模式,说你家平时买肉都是散称一两斤,而年府里那一盘肉,是从整头肥猪身上取的最精的一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秀才很郁闷。然而千万不要低估一个吃货的恒心和毅力。有天他终于得到了机会:负责村里赛神会中整头猪的分配任务!
姬还是不高兴,因为年府里用的全是活猪,死猪肉做出来的小炒肉味道一定大减。可她架不住老公的软磨硬泡,只能承诺下厨试试看。
姬勉强割下一块肉走进厨房。秀才则在房中煮酒,空腹以待。过了很久,姬才端出小小一碟肉,让秀才先吃着,又进厨房忙活。过会儿待她进屋,却看见秀才早已瘫软在地、奄奄一息。众人奔来细查,原来那盘肉竟好吃到让秀才将舌头一并咬下,吞进肚里。
(蔡京吃的包子,经后人考证即为蟹黄灌汤包。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蔡京请下属一起吃饭,吩咐厨子做“蟹黄馒头”,饭后厨子算账,单做蟹黄汤包就花了一千三百多贯,折合人民币三十余万。)
无独有偶,这样的故事也见于宋代罗大经的笔记《鹤林玉露》。所不同的是,故事主角某士人买来的姬妾,是蔡京编制下的员工。
这位妾自称在蔡太师府的包子厨中任职。这种名士自然都是吃货,甚喜,便令妾做包子。妾答曰:臣妾做不到啊!
士人很奇怪,说:“你既然呆在包子厨,咋就不能做个包子出来让我吃吃呢?”
妾解释道:“我在包子厨里不假,但专门负责切葱丝,别的不会。”
这两个故事反映出一个事实:封建权宦家中的珍馔,不但费物力,并且费人力。
两位姬妾能嫁给士人,想必长得不差,也有手艺,但都只能在厨房工作。一位只负责众多菜式中的一道菜,而另一位,只负责一道菜中的一个工序。
将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想见,古代封建社会有权势的大官僚,在“吃”上折腾人的程度。
吃吃喝喝“小事”否?非也!
吃吃喝喝本属正常,尤其中国是“美食之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谓国粹。但是,如果在“吃”上玩物丧志,或违反道德乃至法纪,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唐朝女皇武则天,身边有几个有名的“男秘”。最得宠的,是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俩。
哥哥张易之喜欢吃鹅肉,但他的烹饪方法残忍至极:将鹅放入特制的铁笼内,正中燃一盆炭火,炭火边放一铜盆五味汁;鹅被炭火烤得燥热,但出不了笼子,就只能绕火盆行走,渴了就喝五味汁。外被火烤,里为汁烫,过不了多久,鹅便羽毛落尽,膏肉烂熟,从笼中取出即可直接享用。
弟弟张昌宗胃口更大,他用同样的方法烹制活驴。
这兄弟俩还有个弟弟张昌仪。有天张昌宗去看望张昌仪,顺口说了句马肠好吃。张昌仪当下就拉来一匹马,用刀切开马肚子,亲手掏出马肠,烹调了请哥哥吃。那匹马痛苦地哀鸣了很久才死去。
这张氏兄弟仨,随着武则天的失势,均不得好死。不知他们死时,脑畔是否回响过,那些被他们屠戮的动物的哀嚎。
(一代女皇武则天)
从吃更多的,到吃更好的,再到吃既多又好还精的……古代特权阶层的食欲,很容易随着权力的逐级增大,而变得没有节制。
在上行下效、下行上效的彼此模仿中,大量金钱被浪费,大批人力被滥用,大群珍稀动植物,被吃得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
但最可怕,远非这些。
商纣王即位不久,用了一双象牙筷子。萁子看见后,忧虑地说,“用象牙筷子,肯定就不能配瓦器,必然要用宝玉做的杯盘;宝玉杯盘也就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配山珍海味;吃山珍海味者,必然不肯再穿粗布衣服,住茅草房,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广厦……国内满足不了欲求,就要到境外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
可见吃吃喝喝看似小事,但放在执政体系中,却是会产生“蝴蝶效应”的大事。
于是回头再看看那只穿山甲,结合当下“八项规定”被坚决彻底执行的大势,我们肯定能够体会到,国家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的严抓严管,对于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廓清,具有重要且积极的影响。
违犯党纪者,必惩!违反法律者,必究!
而官员们的每顿饭,永远都吃不出花儿来,其实才是对老百姓信任的最好回应。
说到底,还是家常菜好吃。
那是本分的味道。吃得踏实,吃得安心,吃得美。
还不知道这些事?快戳蓝字
【揭秘】政法干警工作群聊天记录曝光!他们在群里竟讨论那件事…
政法君致小伙伴们的一封信:因为是一家人,误解后更需坦诚交流……
小伙伴给政法君的回信:感受到了改变,才会更加信任!
2017首部最酷炫快闪90秒视频神曲诞生——这节奏让你尖叫!!!
接到诈骗电话后,如何优雅地逼疯骗子?
看硬盘如何变成"杀人工具”,你还厌烦安检吗?!
岁末将至,影帝级碰瓷党即将来袭,看必杀技如何终结他们的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