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Bloody" Mary Tudor (Queen Mary I of England, 1516-1558)

血腥.玛丽都铎(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1516-1558)

玛丽.都铎是英国历史上最遭历史学家诟病和民众憎恨的一位君主。由于她自身对天主教的狂热和性格偏执,她以公正宗教的名义,杀害了许许多多与她持有不同宗教政治观念的人;在她统治的五年时间里,整个国家充斥着混沌和恐惧。

玛丽.都铎出身于1516年,她是亨利八世和其第一任王后凯瑟琳阿拉贡唯一幸存的孩子。玛丽三岁开始学习拉丁文,舞蹈,王后凯瑟琳阿拉贡专门聘请西班牙有名的诗人艺术家为玛丽做艺术顾问,受到优质教育。她从小十分乖巧可爱,性格沉稳早熟。据说,四岁就懂得在外国使臣面前弹琴表演为父母国家增光。不过,虽然当时的亨利八世因为玛丽的到来倍感欢心雀跃,但是这位一心想要男性继承人的国王并不满意她的王后只能为他诞下一位公主的事实。

在经历了数次流产和五个孩子的夭折,玛丽的母亲凯瑟琳进入了更年期,亨利八世很明确凯瑟琳不能在为他诞下男性继承人了。尽管,英格兰当时还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但由于亨利八世对女侍官安妮.博林的迷恋,加上一心想要儿子的夙愿,在得知安妮.博林怀上他孩子的时候,为了避免他和安妮的“儿子”被定义为私生子,他秘密地与安妮结了婚,并且宣布脱离罗马教皇的管辖,自己为英国新教最高领袖,并且宣称他和凯瑟琳的婚姻视为无效。

这时的玛丽已经17岁了,突然间,她从一个受尽万千宠爱的公主沦为私生子,这对于当时的她是极为震惊和备受身心打击的。和她的母亲凯瑟琳一样,玛丽无法接受沦为私生子的宣判。在此期间,她们母女之间的纽带更加紧密,她们坚信自身地位的权威性以及合法性以及亨利八世的宣判是不受天主教认可的。

但是,现实往往残酷无比,当他的母亲凯瑟琳被流放在外,她也被驱逐出宫而软禁,直到1536年凯瑟琳王后去世,她们也没有能够再相见。而就在同一年,她被迫接受了她父亲的《继承法案》,认可自己是私生子,不过她从未掩饰过自己对安妮.博林的厌恶憎恨。

由于父亲对她的百般刁难,与日俱增的心理压力开始陆陆续续地侵袭她的身体健康,她患上了眼疾,鼻窦也有毛病,此后常为头痛所苦,并且不知是不是因为精神压力所致,她从二十岁出头就经常由于月经不调和抑郁而生病,甚至时常觉得自己会被毒害。

当亨利的第三任王后简·西摩(Jane Seymour)生下王子后,亨利八世终于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男性继承人,不仅是他,当时的宫廷的喜悦气氛蔓延到英国的角角落落,人们都为国王能有位男性继承人而喝彩。 而亨利八世也因为爱德华的出生决定重新修改《继承法案》。 爱德华自然是王位第一继承人,但是被定位私生女的玛丽和伊丽莎白同样也被列入成为了在爱德华之后的合法继承人。

在玛丽34岁的时候,亨利八世去世了。 她九岁的弟弟爱德华在议会新教徒的簇拥下成为了新的国王,而这些新教徒不断尝试使新教成为英格兰的国教,而玛丽也因为自己信奉天主教与弟弟是充斥着争端。

这位年轻并且富有活力的国王从小就接受着新教的教义,他对于新教的认可和信奉远比他的父亲要虔诚的多。而玛丽也被爱德华的一些列宗教政策所恼怒,在当时凡是具有关天主教象征的传统祭拜仪式必须撤销,废除修道院制度,没收了修道院土地,所有哥德式教堂建筑都被需被摧毁。并下令原有的教义都要以英语进行传播。在爱德华统治时期,玛丽一定觉得生活无望,她所认同的世界,她的信仰在自己生活的国家完全得不到认同。

精神方面的压力以及疾病缠身把玛丽摧残成面色苍白,悲愤的凄苦女人,对宗教的虔诚成为了她当时唯一的慰藉。 爱德华曾多次派人劝说那里接受新教;但是“桀骜不驯”的她根本不会屈服弟弟对她的“无理”要求;当时爱德华的新教摄政成员还提议废除圣礼,此举彻底惹怒了玛丽,这也是她为什么极度痛恨新教的原因。

玛丽一世对于新教的反对立场得到了西班牙君主的支持,在西班牙,很多的宗教异端人士都被逮捕焚烧。但是,在英国,权利掌握在新教徒手里,只要他的弟弟当权,英格兰是无法重新回到信仰天主教的。

1553年,爱德华突然换上肺病去世,整个王室又再次陷入混乱。在爱德华即将逝去之时,他深刻意识到他所面临的危机,他死去后,玛丽是下一个王位继承人,但是因为宗教立场不同的原因,如果玛丽继任,他努力推进的新教改革将付之东流,于是他便在坎特伯里大主教克兰麦的支持下任命玛丽的表亲简·格雷为王位继承人。

不过事与愿违,1553年7月19日英国议会废黜了简·格雷的王位,并拥立玛丽一世为女王,简·格雷成为了英国历史的“九日女王”。 当时的臣民之所以拥护玛丽作为继承人是因为他们坚信皇室血统的纯正性,他们只希望拥立亨利八世的直系血脉。而当时的玛丽坚称自己是亨利八世的血脉,而简并不是。玛丽自己也很聪明,在声明里她丝毫没有提起关于宗教立场的事情,因此她得到了新教与天主教的双方拥护。

在1553年7月,玛丽都铎在威斯敏特修道院加冕为英格兰女王。她放弃了作为英国教会最高元首的称号,全面复辟罗马天主教,恢复了英格兰与罗马的关系。 她决定惩罚新教异教徒,因为新教对于她来说,是害母亲颠沛流离、自己二十五年来含辛茹苦的罪魁祸首。她认为新教教徒都是“撒旦”,她要彻底清除异教徒。

就在短短几个月的时光里,玛丽开始残忍镇压新教徒,以确保天主教在英格兰的绝对至上的地位。她和她的议会重新建构了中世纪法典—如果不坚信天主教条教义,任何人都会被钉在木桩上烧死,焚烧异教徒是对上帝以示虔诚的体现。

在此过程中,玛丽下令烧死了约300名宗教异端人士,甚至其中还有孕妇和小孩。她处置了简.格雷,  当然包括害她母亲失去后位的坎特伯里大主教克兰麦,还有800人被流放海外。焚烧事情遍及全国,当时,无论是街道,还是广场,随时都可能会有焚烧新教教徒的事情发生。

我认为,在当时,哪怕是信奉天主教的教徒也会对当时如此残忍的手段感到恐惧与不满,当时的天主教徒可能并不喜欢新教以英文传教的方式,更不喜欢爱德华六世发动的一些列宗教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在自己的生活区域里随时看到有人被烧死在街道上。烧死一个人是一段漫长的过程,被烧人疼痛的嘶吼加上身体脂肪被燃烧的气味等等,这样的场景简直恐怖地无法想象;玛丽因此受到了举国上下的憎恶。

在成为女王之后,37岁的玛丽与比她小了十一岁的腓力二世成婚。腓力自然不会对当时已经年老色衰的玛丽产生感情并且钟情于她;他之所以同意与玛丽的婚姻,无非是为了政权利益。在1554年9月玛丽突然停经了,伴随着晨吐她也开始变胖。整个宫廷都认为底玛丽即将生下一位继承人,伦敦主教区也为玛丽的生产祈福。不过,玛丽的妊娠反应一直到1555年7月,在她的肚子回复原状之后,被证实她并未有孕。这件事很快流传到整个欧洲,腓力觉得“丢脸”,回到了弗兰德斯与法国人打仗去了。因此,玛丽心碎而抑郁成疾。

这在医学上称为假孕,可能是玛丽太想要个孩子的缘故。当时玛丽迫切地的想要生下自己的孩子,以免王位落到安妮·博林的女儿、表面皈依天主教但内心坚信新教的妹妹—伊丽莎白手上。不过,玛丽在经历两次假孕之后,至死都没有子嗣。

当时除了玛丽自己以外,所有人都认定玛丽不会再有怀有子嗣的可能了。由于病情,玛丽无暇管理国家,再加上新教教徒的顽强反抗和英国疫情的爆发,玛丽的病情不断恶化,她的生命迅速凋零,剩下的只有静候死亡的来临。在此期间,新教教徒都在批判玛丽的宗教迫害政策最终得到了上帝的惩罚,并倡导人民反抗暴政。虽然玛丽自身并不觉得自己的宗教镇压政策并无不妥,但是在临死之际,她焦虑异常,忏悔自己一定是在其他方面做错惹怒了上帝。

玛丽死亡的场景一定是很孤寂的,自己最爱的母亲早已不在人世,没有子嗣陪伴在旁,唯一的丈夫也早已离她远去,甚至就连自己痴迷的宗教在最后也不能给她丝丝慰藉。最终,1558年,玛丽.都铎在她43岁的时候病逝了。在玛丽病逝之后,伊丽莎白继位,称为伊丽莎白一世;正如玛丽一世料想的那样,她再次推翻了罗马天主教。

玛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王,她享有真正的国王统治权利,而不是通过婚姻来做一个挂名的国王或者王后,被后世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然而历史的评价对她是不公正的。玛丽一世性格勇敢而倔强,她后期的残忍是由于早年精神压抑造成的。而导致这惨剧的祸首是她的父亲—亨利八世。亨利八世在政治上为英国资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对待自己妻女上,可谓薄幸之极。亨利八世一生都处在一种任性和幼稚的生存状态中,而这最终导致玛丽一世无可扭转的悲惨一生。

「小编觉得...投胎须谨慎啊~」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

鼓励一下,赞完再走~

"Bloody" Mary Tudor (Queen Mary I of England, 1516-1558)

血腥.玛丽都铎(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1516-1558)

玛丽.都铎是英国历史上最遭历史学家诟病和民众憎恨的一位君主。由于她自身对天主教的狂热和性格偏执,她以公正宗教的名义,杀害了许许多多与她持有不同宗教政治观念的人;在她统治的五年时间里,整个国家充斥着混沌和恐惧。

玛丽.都铎出身于1516年,她是亨利八世和其第一任王后凯瑟琳阿拉贡唯一幸存的孩子。玛丽三岁开始学习拉丁文,舞蹈,王后凯瑟琳阿拉贡专门聘请西班牙有名的诗人艺术家为玛丽做艺术顾问,受到优质教育。她从小十分乖巧可爱,性格沉稳早熟。据说,四岁就懂得在外国使臣面前弹琴表演为父母国家增光。不过,虽然当时的亨利八世因为玛丽的到来倍感欢心雀跃,但是这位一心想要男性继承人的国王并不满意她的王后只能为他诞下一位公主的事实。

在经历了数次流产和五个孩子的夭折,玛丽的母亲凯瑟琳进入了更年期,亨利八世很明确凯瑟琳不能在为他诞下男性继承人了。尽管,英格兰当时还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但由于亨利八世对女侍官安妮.博林的迷恋,加上一心想要儿子的夙愿,在得知安妮.博林怀上他孩子的时候,为了避免他和安妮的“儿子”被定义为私生子,他秘密地与安妮结了婚,并且宣布脱离罗马教皇的管辖,自己为英国新教最高领袖,并且宣称他和凯瑟琳的婚姻视为无效。

这时的玛丽已经17岁了,突然间,她从一个受尽万千宠爱的公主沦为私生子,这对于当时的她是极为震惊和备受身心打击的。和她的母亲凯瑟琳一样,玛丽无法接受沦为私生子的宣判。在此期间,她们母女之间的纽带更加紧密,她们坚信自身地位的权威性以及合法性以及亨利八世的宣判是不受天主教认可的。

但是,现实往往残酷无比,当他的母亲凯瑟琳被流放在外,她也被驱逐出宫而软禁,直到1536年凯瑟琳王后去世,她们也没有能够再相见。而就在同一年,她被迫接受了她父亲的《继承法案》,认可自己是私生子,不过她从未掩饰过自己对安妮.博林的厌恶憎恨。

由于父亲对她的百般刁难,与日俱增的心理压力开始陆陆续续地侵袭她的身体健康,她患上了眼疾,鼻窦也有毛病,此后常为头痛所苦,并且不知是不是因为精神压力所致,她从二十岁出头就经常由于月经不调和抑郁而生病,甚至时常觉得自己会被毒害。

当亨利的第三任王后简·西摩(Jane Seymour)生下王子后,亨利八世终于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男性继承人,不仅是他,当时的宫廷的喜悦气氛蔓延到英国的角角落落,人们都为国王能有位男性继承人而喝彩。 而亨利八世也因为爱德华的出生决定重新修改《继承法案》。 爱德华自然是王位第一继承人,但是被定位私生女的玛丽和伊丽莎白同样也被列入成为了在爱德华之后的合法继承人。

在玛丽34岁的时候,亨利八世去世了。 她九岁的弟弟爱德华在议会新教徒的簇拥下成为了新的国王,而这些新教徒不断尝试使新教成为英格兰的国教,而玛丽也因为自己信奉天主教与弟弟是充斥着争端。

这位年轻并且富有活力的国王从小就接受着新教的教义,他对于新教的认可和信奉远比他的父亲要虔诚的多。而玛丽也被爱德华的一些列宗教政策所恼怒,在当时凡是具有关天主教象征的传统祭拜仪式必须撤销,废除修道院制度,没收了修道院土地,所有哥德式教堂建筑都被需被摧毁。并下令原有的教义都要以英语进行传播。在爱德华统治时期,玛丽一定觉得生活无望,她所认同的世界,她的信仰在自己生活的国家完全得不到认同。

精神方面的压力以及疾病缠身把玛丽摧残成面色苍白,悲愤的凄苦女人,对宗教的虔诚成为了她当时唯一的慰藉。 爱德华曾多次派人劝说那里接受新教;但是“桀骜不驯”的她根本不会屈服弟弟对她的“无理”要求;当时爱德华的新教摄政成员还提议废除圣礼,此举彻底惹怒了玛丽,这也是她为什么极度痛恨新教的原因。

玛丽一世对于新教的反对立场得到了西班牙君主的支持,在西班牙,很多的宗教异端人士都被逮捕焚烧。但是,在英国,权利掌握在新教徒手里,只要他的弟弟当权,英格兰是无法重新回到信仰天主教的。

1553年,爱德华突然换上肺病去世,整个王室又再次陷入混乱。在爱德华即将逝去之时,他深刻意识到他所面临的危机,他死去后,玛丽是下一个王位继承人,但是因为宗教立场不同的原因,如果玛丽继任,他努力推进的新教改革将付之东流,于是他便在坎特伯里大主教克兰麦的支持下任命玛丽的表亲简·格雷为王位继承人。

不过事与愿违,1553年7月19日英国议会废黜了简·格雷的王位,并拥立玛丽一世为女王,简·格雷成为了英国历史的“九日女王”。 当时的臣民之所以拥护玛丽作为继承人是因为他们坚信皇室血统的纯正性,他们只希望拥立亨利八世的直系血脉。而当时的玛丽坚称自己是亨利八世的血脉,而简并不是。玛丽自己也很聪明,在声明里她丝毫没有提起关于宗教立场的事情,因此她得到了新教与天主教的双方拥护。

在1553年7月,玛丽都铎在威斯敏特修道院加冕为英格兰女王。她放弃了作为英国教会最高元首的称号,全面复辟罗马天主教,恢复了英格兰与罗马的关系。 她决定惩罚新教异教徒,因为新教对于她来说,是害母亲颠沛流离、自己二十五年来含辛茹苦的罪魁祸首。她认为新教教徒都是“撒旦”,她要彻底清除异教徒。

就在短短几个月的时光里,玛丽开始残忍镇压新教徒,以确保天主教在英格兰的绝对至上的地位。她和她的议会重新建构了中世纪法典—如果不坚信天主教条教义,任何人都会被钉在木桩上烧死,焚烧异教徒是对上帝以示虔诚的体现。

在此过程中,玛丽下令烧死了约300名宗教异端人士,甚至其中还有孕妇和小孩。她处置了简.格雷,  当然包括害她母亲失去后位的坎特伯里大主教克兰麦,还有800人被流放海外。焚烧事情遍及全国,当时,无论是街道,还是广场,随时都可能会有焚烧新教教徒的事情发生。

我认为,在当时,哪怕是信奉天主教的教徒也会对当时如此残忍的手段感到恐惧与不满,当时的天主教徒可能并不喜欢新教以英文传教的方式,更不喜欢爱德华六世发动的一些列宗教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在自己的生活区域里随时看到有人被烧死在街道上。烧死一个人是一段漫长的过程,被烧人疼痛的嘶吼加上身体脂肪被燃烧的气味等等,这样的场景简直恐怖地无法想象;玛丽因此受到了举国上下的憎恶。

在成为女王之后,37岁的玛丽与比她小了十一岁的腓力二世成婚。腓力自然不会对当时已经年老色衰的玛丽产生感情并且钟情于她;他之所以同意与玛丽的婚姻,无非是为了政权利益。在1554年9月玛丽突然停经了,伴随着晨吐她也开始变胖。整个宫廷都认为底玛丽即将生下一位继承人,伦敦主教区也为玛丽的生产祈福。不过,玛丽的妊娠反应一直到1555年7月,在她的肚子回复原状之后,被证实她并未有孕。这件事很快流传到整个欧洲,腓力觉得“丢脸”,回到了弗兰德斯与法国人打仗去了。因此,玛丽心碎而抑郁成疾。

这在医学上称为假孕,可能是玛丽太想要个孩子的缘故。当时玛丽迫切地的想要生下自己的孩子,以免王位落到安妮·博林的女儿、表面皈依天主教但内心坚信新教的妹妹—伊丽莎白手上。不过,玛丽在经历两次假孕之后,至死都没有子嗣。

当时除了玛丽自己以外,所有人都认定玛丽不会再有怀有子嗣的可能了。由于病情,玛丽无暇管理国家,再加上新教教徒的顽强反抗和英国疫情的爆发,玛丽的病情不断恶化,她的生命迅速凋零,剩下的只有静候死亡的来临。在此期间,新教教徒都在批判玛丽的宗教迫害政策最终得到了上帝的惩罚,并倡导人民反抗暴政。虽然玛丽自身并不觉得自己的宗教镇压政策并无不妥,但是在临死之际,她焦虑异常,忏悔自己一定是在其他方面做错惹怒了上帝。

玛丽死亡的场景一定是很孤寂的,自己最爱的母亲早已不在人世,没有子嗣陪伴在旁,唯一的丈夫也早已离她远去,甚至就连自己痴迷的宗教在最后也不能给她丝丝慰藉。最终,1558年,玛丽.都铎在她43岁的时候病逝了。在玛丽病逝之后,伊丽莎白继位,称为伊丽莎白一世;正如玛丽一世料想的那样,她再次推翻了罗马天主教。

玛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王,她享有真正的国王统治权利,而不是通过婚姻来做一个挂名的国王或者王后,被后世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然而历史的评价对她是不公正的。玛丽一世性格勇敢而倔强,她后期的残忍是由于早年精神压抑造成的。而导致这惨剧的祸首是她的父亲—亨利八世。亨利八世在政治上为英国资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对待自己妻女上,可谓薄幸之极。亨利八世一生都处在一种任性和幼稚的生存状态中,而这最终导致玛丽一世无可扭转的悲惨一生。

「小编觉得...投胎须谨慎啊~」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

鼓励一下,赞完再走~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