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1977 年 8 月,俄亥俄州立大学射电天文台采集到了一段来自人马座的强无线电信号,并且惊讶地发现其携带了“Wow!”的信息。几乎 40 年后,行星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们终于揭开了这段信号的起源 —— 可能是一颗彗星。对于期待外星人大驾光临的人们来说,这显然是个坏消息。 当该信号被发现的时候,俄亥俄州的“大耳朵”天文台正在极力寻找有关地外文明的线索。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团队确认了信号最有可能源自 1420 MHz 频段(氢电磁频率)。大耳朵天文台“倾听”该信号长达 72 秒,但此后再怎么尝试都没有复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地球的干扰已经被排除,行星、恒星、小行星也被筛查了一遍,但“Wow!”信号带来的“外星人疑云”却一直鼓动着天文学家们。

去年的时候,行星科学中心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辩称彗星可能才是所谓的信号源。因其携带的氢元素就可以产生这种频率,然后“信号”又随着它的移动而消失。

代号为 266/P Christensen 和 P/2008(Gibbs)的这两颗彗星,就穿越过 Wow! 信号被探测到的这片区域。但是直到 2006 年之后,这两颗彗星才被发现。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该团队在 2016 年 11 月 ~ 2017 年 2 月间进行了 200 次无线电频谱观测。果不其然,266/P Christensen 发射出了 1420 MHz 的频谱。

为了双重验证,研究人员还将望远镜挪动了 1°,结果如预期那样,该信号就消失了,直到再次将望远镜对准它。

不过 266/P Christensen 并非孤例,因为研究人员们还测试了其它彗星,比如 P/2013 EW90 (Tenagra)、P/2016 J1-A (PANSTARRS)、以及 237P/LINEAR,它们都发出了同频率的信号。

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华盛顿科学院期刊》(Journal of the Washington Academy of Sciences)上。

1977 年 8 月,俄亥俄州立大学射电天文台采集到了一段来自人马座的强无线电信号,并且惊讶地发现其携带了“Wow!”的信息。几乎 40 年后,行星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们终于揭开了这段信号的起源 —— 可能是一颗彗星。对于期待外星人大驾光临的人们来说,这显然是个坏消息。 当该信号被发现的时候,俄亥俄州的“大耳朵”天文台正在极力寻找有关地外文明的线索。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团队确认了信号最有可能源自 1420 MHz 频段(氢电磁频率)。大耳朵天文台“倾听”该信号长达 72 秒,但此后再怎么尝试都没有复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地球的干扰已经被排除,行星、恒星、小行星也被筛查了一遍,但“Wow!”信号带来的“外星人疑云”却一直鼓动着天文学家们。

去年的时候,行星科学中心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辩称彗星可能才是所谓的信号源。因其携带的氢元素就可以产生这种频率,然后“信号”又随着它的移动而消失。

代号为 266/P Christensen 和 P/2008(Gibbs)的这两颗彗星,就穿越过 Wow! 信号被探测到的这片区域。但是直到 2006 年之后,这两颗彗星才被发现。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该团队在 2016 年 11 月 ~ 2017 年 2 月间进行了 200 次无线电频谱观测。果不其然,266/P Christensen 发射出了 1420 MHz 的频谱。

为了双重验证,研究人员还将望远镜挪动了 1°,结果如预期那样,该信号就消失了,直到再次将望远镜对准它。

不过 266/P Christensen 并非孤例,因为研究人员们还测试了其它彗星,比如 P/2013 EW90 (Tenagra)、P/2016 J1-A (PANSTARRS)、以及 237P/LINEAR,它们都发出了同频率的信号。

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华盛顿科学院期刊》(Journal of the Washington Academy of Sciences)上。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