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统计是一个很神奇的概念。如果你抛硬币,它只会告诉你,抛一百万次的话,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会大致相当,但它从不会告诉你,下一次会出现什么结果,即使你已经抛了一百次的正面,第一百零一次出现反面的概率仍然是百分之五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赌徒们明知道会亏钱,还要去赌场的原因了。即使他们知道长期算下来是会亏的,但这一次可能会赚!他们的侥幸心理占了上风。
关于概率,还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人们主观的认为随机事件就是不重复事件,如果重复了,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了什么安排一样。所以当他们把音乐播放器调到随机模式后,如果总是随机到同一首歌,他们是无法接受的,他们不会认为这才是真的随机,反而会认为是播放器出了毛病。
经常看NBA的伙伴们,都见过这个现象,某段时间,某个球员有如神助,投三分球屡投屡中,观众们、球员们、甚至教练都会喊道“他现在手热,快把球传给他”,其实这跟那个播放器是一个道理,只是随机事件而已。真正的随机,往往看起来不像是随机。
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是人们对待偶然事件的看法。人类对任何事件都有着一种强烈的想去解释的本能!即使是随机的、杂乱无章的事件,他们也能从中找出“规律”,他们在原本没有规律的地方看到了规律。很多偶然事件或巧合,都被人为的创造出了形形色色的解释。特别是当一个概率极低的事情发生时,如果没有解释,那是所有人都接受不了的,就像上个例子中音乐播放器如果总是随机到同一首歌曲,那听者就会觉得这里面有着什么蹊跷,再比如抛硬币时如果连续五次都是正面,可能意味着今天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书中举了一个例子:现代化的一个人,他每天早上起来洗脸刷牙、打电话、看报纸、做工作、吃饭、做家务、逛商场等,把这些动作都拆解出来,假设他一天之内做了一百件事,这里我们定义罕见匹配是指两个不同的事件不可思议的联系到了一起。那么一天内的一百件事,两两匹配会有多少组合?一年呢?十年呢?简单的计算一下就知道,十年里会有一千八百多万个配对!我们都知道墨菲定律,如果一件事情有发生的可能性,则不管概率有多低,假以时日,它总会发生。如此看来,一个人的一生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巧合,也是很正常的了。
讲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已经接近了尾声。最后一章作者介绍了心理学目前的尴尬地位,正统的心理学不为民众所知,民众所知的一部分是那些早期的经典,如弗洛伊德等人的精神分析,另一部分则是诸如心灵感应、转世投胎、通灵术、意念控制、超前感知等伪科学。事实上,这部分伪科学曾作为科学研究的一部分被正儿八经的研究过,但几十年来,根本得不出任何有效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结论,故而被放弃了,但这类研究有着很强大的市场,它们迎合了大众的心态,所以经久不衰。
我们呢,作为一个情感人,而非理性人,不可能要求自己完完全全的去伪存真,俗话讲,水至清则无鱼,能守住底线就已经很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