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气血平衡的人,体内的气可以充分运动,吃饭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被吸收,该排泄的排泄掉,该气化的气化了,身体就会不胖不瘦。气虚的人,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进餐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没吸收,该排泄的排不出,该气化的没气化掉,水湿就容易停聚,被转化成脂肪,滋于脏腑、皮下,造成肥胖,因此,气虚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根据气虚的原因,肥胖可分成四种证候类型,也可称为“四胖”。
急躁的胖人:湿热
湿热,指身体内的湿和热相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从而造成了气虚,古人称这类人为“肉人”。《灵枢·卫气失常》中说:“肉人者,上下容大。”即这类人圆乎乎的,浑身上下都是肉,我们现在称为结实型的肥胖。
湿和热相互缠绵,聚集于体内,湿热最容易郁结在肝胆上,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性格急躁易怒,甚至有时候会出现易激惹状,很难平和,经常心烦意乱。此外,他们通常会容易饿、吃得多,满面油光,还常常口干口苦,大便黏腻或者过于干燥。
这种类型的胖人通常是因为吃了太多辛辣、油腻的食物,或者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或太过激动的状态。要及时调整饮食方式,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及时调整情志。日常保健可以用决明子、熟大黄、野菊花泡茶饮,用绿豆、荷叶煮粥,每天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按摩手肘部的曲池穴,每次1~3分钟,每日1~2次,也可以疏风解表、清热利湿。▲
胆小的胖人:气虚
气虚,就是说这个人身体内的气本来就不足,气化功能弱,不能气化掉身体内的脂肪,古人给这类胖子取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叫“脂人”,说“其人肥白,多属气虚”,也就是白白胖胖的,多是气虚。
气是人体的动力,动力不足,人就会变得心虚胆小,不爱说话、不爱运动、不爱冒险,整天没精打采,气喘吁吁的,说起话来总是怯声怯气。他们通常还会有四肢沉重、自汗气短、倦怠乏力、容易受惊吓、心慌心悸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肥胖通常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劳逸失度引起。日常可多吃一些补气的食物,如小米、猪肚、胡萝卜、香菇等。也可以用益气固表的生黄芪、益气健脾的太子参和具有补气升阳作用的红芪泡茶,或者用鸡内金、莲子肉、山药煮粥,或者使用中成药四君子丸,都能改善气虚乏力、气急喘促、水肿、自汗等不适症状。▲
肿眼泡的胖人:痰湿
痰湿,指人体内的气本来不虚,可是由于身体内有痰和湿,这两样东西一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引起了身体气虚,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膏人”。《说文解字》中说:“凝者曰脂,释者曰膏”,意思是说,凝聚在一起的肥肉叫脂,松软的肥肉叫膏,膏人就是身上的肥肉松松垮垮。
这类胖人常常会有肿眼泡、额头泛着油光,还常常伴有胸满腹胀、颜面浮肿、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如果一个人的体内痰湿堆积,脾的运化失调,脾气不升,人的眼睑就会浮肿。
这类胖人多半嗜食肥甘油腻、过度劳累、缺乏运动。因此,首先要调整饮食和起居方式,坚持适量运动。日常可以用茯苓、麦芽、绞股蓝泡茶,用薏米、茯苓、赤小豆、燕麦煮粥,多喝冬瓜汤,或者使用中成药人参健脾丸,帮助健脾化湿。▲
怕冷的胖人:阴虚
阳虚,指人的阳气虚弱,从而引起气化功能变弱,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肥人”。他们通常特别怕冷,大热天还要穿上秋衣秋裤,常常感到神疲嗜睡、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大便稀溏。
这种类型的胖人大多因过食生冷,或由脾气亏虚日久不愈导致。尤其是在炎热天气持续时间较长的广东地区,人们若是过量饮用凉茶、吃雪糕等,很容易形成阳虚体质。女性阳虚则还与着装有关,节食减肥、穿露脐装、寒冷的冬季也穿着短裙等,都是引发阳虚的诱因。另外,长期过量运动或经常蒸桑拿,出汗过多,不仅伤阴,还会伤阳,导致阳虚。
动能生阳,建议此类人做一些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比较温和的运动,如跳绳、散步、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夏天不要进行过大强度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冬天则要尽量避免在大风、大雪、大雾、寒冷的天气下进行户外运动,避免寒气入侵。养成规律的起居习惯,少熬夜。日常可用枸杞子、金樱子、菟丝子泡茶,或用芡实、山茱萸、桂圆煮粥,或服当归生姜羊肉汤,或者使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帮助温补肾阳、化气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