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 记者 樊俊卿】近日,有日本主流媒体报道称,日本老牌汽车制造商铃木汽车与长安汽车在就解除合资协议方面达成一致,计划将于今年年底之前退出中国市场。这也意味着自1982年向中国提供技术以来,铃木在华三十余年辛勤耕耘的业务将画上一个休止符。
虽然与长安汽车长达25年的合作最终以分手告终,但这不代表今后我们再也无法看到铃木汽车的身影。据业内人士分析称,未来,铃木或将以平行进口车的形式维持一定的市场份额。
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由长安、日本铃木株式会社和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公司联合创办,由三方持股,长安持有50%股份,是最大的股东,其次是日本铃木株式会社持有40%股份,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0%的股份。据外媒报道报道称,铃木在将其在合资公司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持有的股份出售给长安汽车后,预计一旦得到监管长安汽车的中国政府批准,双方则可以马上开始办理具体的解除手续,顺利的话今年内即有可能完成出售。
解除合资协议后的过渡期内,铃木将通过授权许可的方式保证长安汽车继续生产目前使用铃木商标的乘用车。据长安汽车相关人员反映,合资公司员工有数千人,一下子停止生产铃木车的话有引发劳务纠纷的风险,铃木车的生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业内人士认为,铃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由于中国市场当时偏爱小型车,铃木大赚了一笔,同时因由合资公司“挣钱”,所以说话主导权一直在铃木手里。但在20年之后,市场情况已经大有不同。由于放任中国市场多年,铃木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不仅销量下滑,而且利润率直接暴跌。
6月19日,北汽昌河通过其官方发表正式声明,宣告了昌河铃木正式成为历史。同日,日本NHK分析称,铃木此举虽然丢失了中国市场巨大的销售份额,但为了集中优势资源主攻印度市场,“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有资料显示,铃木汽车在印度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成为铃木主要海外市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