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年,中国在金砖国家汇率走势上独树一帜。从1998年8月31日到今年8月31日,俄罗斯卢布兑美元的汇率,从5.41贬值到67.42,贬值幅度高达91.98%;南非兰特兑美元的汇率,从6.45贬值到14.69,贬值幅度56.09%;印度卢比兑美元的汇率,从42.49贬值到70.81,贬值幅度40%;巴西雷亚尔兑美元的汇率,从1.17贬值到4.05,贬值幅度高达71.11%。唯有中国是个例外,同期内,人民币兑美元从8.28升值到6.83,升值幅度高达21.23%。这组简单的数据告诉我们,以其他新兴市场的经验推论而得出的对中国的预期,很可能不靠谱。
这组数据足以怼一怼那些指责中国操控汇率的论调。即使人民币再贬20%,也才回到20年前的水平,与那些大幅贬值的国家相比,仍然属于坚挺货币,甚至比美元还要坚挺(美元同期贬值4.88%),不是吗?
汇率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看法的多样性。任何一种货币,其汇率变动都将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金融理论发展到今天,尚没有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汇率理论。从利息率平价、购买力平价,到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国际贸易竞争力,再到全要素生产率决定论,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汇率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各国所面临客观环境的多样性。即使是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与升值的每次原因都有其极大的特殊性。很难用一种模式简单地套用到其他国家。即使在一国之内,对本国汇率政策也会有多种声音,实属正常现象。
客观地说,过去20年人民币升值,基本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实力的迅速增强。当然,中国人仅仅因货币升值20%,与其他国家相比就相对富裕了20%,中国人的购买力增强是有目共睹的。无疑,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的进口者或赴海外消费者而言,会觉得腰包鼓了很多,买东西容易多了。20年前,有几个中国人能到海外旅游、购置海外奢侈品或外国洋房?当然,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同样有负面作用。对那些出口者而言,凭空增加了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要维持同等规模的出口换汇,就必然要付出更多的艰辛,靠提高效率去尽量消化汇率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里,真的要感谢那些能够出口换汇的中国企业,在汇率变动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出口,为国家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
相对稳定的汇率是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跨境流动的基石。任何国际贸易往来,汇率是计价的基础,是每一笔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跨境投资更离不开对未来汇率走势的判断。对海外一个项目是否盈利的评估,汇率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汇率的不稳定或过度波动,致使价格全面失真,凭空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吓阻资本流动和正常的贸易往来。
20年里,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还不相称。人民币国际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币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以及如何进行汇率形成机制等改革,都是未来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经济基本面是维持汇率稳定的根本保障。世界很多国家出现金融危机,一个重要表现是货币迅速贬值。当前,国际资本市场在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的预期下,美元不断走强。随之而来的是新兴市场可能出现金融危机的预期大增。这种预期集中表现在新兴市场国家币值迅速贬值,资本恐慌性外流。国际上一些人同样对中国市场有类似预期。对此我看大可不必过度解读。中国是大国,经济门类齐全,回旋余地很大,与其他新兴市场截然不同。关键还是要做好功课。建立在创新与科技进步基础上的效率与劳动生产率提高才是问题核心。提高自己的造血机能是健康发展的根本。(作者是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高级副总裁高级、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