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一场用生命完成的救赎,比电影更好看的还有影评
这是小编之前关注了有一段的一部电影,当时在电视上看到它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了奖,却没有上映,这勾起了我的兴趣,没有上映为什么能获奖呢?百科了一下发现真是一部耗时的良心之作,仅是修改剧本就花了3年,拍摄又用去3个月,本是在2014年末上映的,因为制作问题推迟了档期,直到2015年暑假结束终于上映。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部影片的影评。
影片一开始以评书形式平铺开来,评书人应是一位老者,说不清是有些东北口音还是老北京味儿,声音听起来却铿锵有力,又夹杂些讽刺的味道。此时所配的画面是命案现场,屋内一片狼藉,一具女尸横躺在画面中央,镜头此时切换到了一片灌木丛中,瓢泼大雨中,三个案犯从山坡上滚了下来,到了介绍主角的时候了,因犯了案几近发狂的辛小丰,恐惧却又镇定的杨自道,被灌木刺穿了眼嚎叫声响彻山谷的陈比觉。
评书人又发声了,镜头切换到了七年之后,背负着命案的三人有了新的身份,辛小丰成了敏感内向的协警,杨自道没日没夜地开着出租,陈比觉则成了疯了的独眼龙。改头换面的案犯安然无恙地生活着,这在《今日说法》里并不稀罕,但此时坐在红椅子上和卧在沙发上看《今日说法》的情景有着本质的区别,那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心悸,仍旧是倾盆大雨,也许是所谓的立体环绕声,雨声听起来清晰的好像正撑着把伞,试图洗刷罪恶的雨水声让我不禁屏息。
雨夜中杨自道被抢劫遇到了警察,也是影片的一大主角伊谷春。然而,为了不暴露身份,大腿已被刺伤的杨自道仍是撒了谎,对于劫匪谎称是找不开钱的乘客并让他们携赃款逃跑了,伊谷春虽然相信了,但一个怀疑的眼神让杨自道深感不妙。无巧不成书,伊谷春正是辛小丰协管的片区内新调来的警长,凭着敏锐的直觉,小丰也感觉到了伊谷春存在的危险性并决定辞职。在高速公路上伊谷春一眼识破劫匪拦车拔枪的一系列动作更是显示出他眼神的毒辣,也更让辛小丰惶恐不安。
在一次下水道执行任务时,小丰的脚被卡在水里的铁架中,伊谷春及时救了他,让小丰更难开辞职之口。在陪小丰回家的路上,伊谷春无意间提起了七年前的那场悬案,小丰心头一惊急刹车,左手捻灭烟头的动作与让伊谷春联想起案发现场的那枚没有指纹的烟头。另一方面,杨自道拔刀相助被抢劫女孩儿却被刺中胸口,还是为了掩盖身份,踉跄回到家中,拿白酒为伤口消毒,自己穿针引线缝合伤口,撕心裂肺的疼痛感那么真实而无奈,苟且偷生的日子里度日如年。
而那个一面之缘的女孩儿呢?伊谷春的妹妹伊谷夏,爱上了做好事不留名的出租车司机。杨自道住院期间不幸遇到了兄妹二人,急急忙忙办出院。而办出院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要为收养的弃婴尾巴,节省医疗费。眼看就要被识破,小丰违心的与曾被自己施救过的台湾商人发生关系,用gay的身份扰乱伊谷春的视线。在伊谷春就要放弃之时一根窃听线拖出了埋藏七年的秘密,变态的房东在小丰和自道的屋内装了窃听器,常常在楼上边听着边记着些关键词。而面对伊谷夏的求爱杨自道也露出了身上的纹身。
终于,在一次高空行动中,小丰死死抓住快要掉下去的伊谷春,命悬一线之间伊谷春劝他们三人自首。面对死刑注射的二人都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平静,只希望伊谷春伊谷夏二人好好抚养尾巴,积极治疗,让孩子尽快忘了自己。装疯卖傻实际高智商的陈比觉在逃亡后也跳海自杀。 而在死刑执行后,真正的真相浮出了水面。本片片名为《烈日灼心》,背景却多是连绵的雨,协警小丰除暴安良,身手敏捷却从不曾想过再高升,出租车司机杨自道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却从不留名,他们不断行善积德甚至为此受到伤害是为了什么呢?救赎,他们想将功补过,想弥补罪恶,在最危险又最安全的地方苟延残喘着即是一种煎熬,是炎炎烈日下为了救赎而烧灼着的心。
其实他们并不是非死不可,却为了尾巴寻死,当年犯了案不顾一切要返回现场的辛小丰就是为了保住那个唯一幸存的孩子,也就是尾巴,若她有一天知道自己最亲爱的爸爸们是亲手杀死自己父母的罪犯将是怎样一种打击?无论她长到多大,有多成熟,这样的冲击力任何人的心理防线都会瞬间崩塌,所以,他们选择死亡,选择把这段故事带走,选择让它从未发生和出现过。他们从来不是在亡命天涯,也不惧死亡,只是在等,等待该到来的那一天,用苟活惩罚自己,用身体弥补罪行。
应是哲学家的观点,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想来也并不是全无道理,我们都是凡人,无一例外都食人间烟火,都有七情六欲在内心缠绕,若只是把罪恶积压在内心深处,用善良去填充掩盖,则也不算太坏,也能舒心过好一生。但若自己是根烟,四处找火蹭,点燃罪恶,便真是要背上一世骂名,生不如死的活着。在这个年龄探讨人性难免会被嘲讽,那我们就来谈谈作品,一部无法用电视电脑播放出同样效果的电影,没有太多气势恢宏的画面,没有多华丽的演员阵容,有的是一点儿也不搞笑沉默寡言的邓超,有的是没有父亲般柔和艰难隐忍的郭涛,有的是眼神毒辣语言犀利矛盾挣扎的段奕宏,有的是为爱痴狂难以自拔的王珞丹。
我认为一部好电影不该是用演员的颜值、服装的奢华程度、台词的流行趋势来决定的。撑起一部好电影的是演员精湛的演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举手投足间栩栩如生的荧幕形象能铭刻在观众脑海中,三五年后再提起记忆最深刻的也是剧中角色的名字而不是演员的名字,精彩的片段无论看多少遍都仍有第一次看的感受,虽然无法超越经典,但有一片谁也抢不走的影坛的地位。这才是好电影,我心中的好电影。而《烈日灼心》全都做到了。
角色们每一步的命运我都和他们一样提心吊胆,我甚至不愿意看到小丰他们被抓,每一个场景我像是钻进了人物的内心,同他们一起感受着命运的走向,《烈日灼心》大段大段的台词并不多,在那些稀松平常的句子里,眼神的闪烁迷离,言语的吞吞吐吐,习惯做的动作,演绎的真实不做作。仅有的几段长台词不鸡汤也不厚黑,却戳透了事物的本质,乍一听来不无道理,仔细品味,更深层的意义又一层一层剥开,回味绵长。

信息化快节奏的时代,习惯了随意在网上订张票急急忙忙买桶爆米花喝着冰可乐一群人对着空洞的屏幕看着浮夸的人设剧情虚头巴脑的哈哈傻笑,散场留下烧糊焦糖味的空气和一走一粘脚的地板。看完电影更像是看到了有着类似人生的自己,裹着一副糖衣,泛着一肚子苦水。多久没有发自内心的笑一回了,多久没有悲痛欲绝的哭一场了,都不记得了。电影越拍越多,好电影越来越少,观影人数越增越多,认真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若想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看场好电影,本本分分思考下人生,选《烈日灼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