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kSiA作者:王欢tech.huanqiu.comzh-Hansarticle日本团队确认“微塑料”有害物质积聚于贝类体内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等研究团队日前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确认,海洋的微小塑料垃圾“微塑料”中原本包含或吸附在表面的有害化学物质被吸收进贝类等生物体内,在生殖器官等中积聚。/e3pmh164r/e3pmtlao3【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 记者 王欢】据日本共同社6月12日报道,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等研究团队日前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确认,海洋的微小塑料垃圾“微塑料”中原本包含或吸附在表面的有害化学物质被吸收进贝类等生物体内,在生殖器官等中积聚。农工大教授高田秀重指出,“微塑料成为运送有害化学物质到生物体内的通道。有必要详细调查包括人类在内,通过这种形式进入体内的影响”。塑料颗粒所含的有害物质积聚到生物体内受到担忧,但此前并不知晓详细情况。研究成果将在12日于埼玉市召开的环境化学讨论会上发布。该团队2018年10月在冲绳县的座间味岛,从大量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漂抵的海岸采集了贝类中的环纹坚石蛤、紫陆寄居蟹等。分析其体内有害物质浓度,与在岛内几乎没有塑料垃圾的地区所采集的个体进行了比较。从污染严重地区的紫陆寄居蟹中发现了每克体重最多482个微塑料。而非污染地区的个体中几乎没有找到。从体内脏器肝胰脏中,检出了高浓度的强毒性溴系阻燃剂之一,这种物质是为让塑料不易燃而加入的。有害的多氯联苯(PCB)的浓度在紫陆寄居蟹和环纹坚石蛤体内都很高。该团队使用吸附有海水中PCB等污染物质的聚乙烯微粒进行了室内实验。使用加入微粒的水饲养地中海贻贝,一度进入体内的颗粒从开始实验的24天后几乎都被排除,但生殖器官中的PCB浓度较高。由此获知PCB从颗粒溶解转移,在体内积聚。15603074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陶宗瑶环球网156030744000011["9CaKrnKkSf5","9CaKrnKkSaS","9CaKrnKkRZs","9CaKrnKkRZ4","9CaKrnKkS7G"]//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612/10/48/20190612104810680.jpg{"email":"taozongyao@huanqiu.com","name":"陶宗瑶"}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 记者 王欢】据日本共同社6月12日报道,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等研究团队日前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确认,海洋的微小塑料垃圾“微塑料”中原本包含或吸附在表面的有害化学物质被吸收进贝类等生物体内,在生殖器官等中积聚。农工大教授高田秀重指出,“微塑料成为运送有害化学物质到生物体内的通道。有必要详细调查包括人类在内,通过这种形式进入体内的影响”。塑料颗粒所含的有害物质积聚到生物体内受到担忧,但此前并不知晓详细情况。研究成果将在12日于埼玉市召开的环境化学讨论会上发布。该团队2018年10月在冲绳县的座间味岛,从大量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漂抵的海岸采集了贝类中的环纹坚石蛤、紫陆寄居蟹等。分析其体内有害物质浓度,与在岛内几乎没有塑料垃圾的地区所采集的个体进行了比较。从污染严重地区的紫陆寄居蟹中发现了每克体重最多482个微塑料。而非污染地区的个体中几乎没有找到。从体内脏器肝胰脏中,检出了高浓度的强毒性溴系阻燃剂之一,这种物质是为让塑料不易燃而加入的。有害的多氯联苯(PCB)的浓度在紫陆寄居蟹和环纹坚石蛤体内都很高。该团队使用吸附有海水中PCB等污染物质的聚乙烯微粒进行了室内实验。使用加入微粒的水饲养地中海贻贝,一度进入体内的颗粒从开始实验的24天后几乎都被排除,但生殖器官中的PCB浓度较高。由此获知PCB从颗粒溶解转移,在体内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