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樊俊卿】近年来,光电子信息工程科技的发展带动了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技术领域的加速演进,同时,光电子信息技术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支撑作用。
8月5日,在第十一届光电子·中国博览会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褚君浩院士在接受环球网科技专访时表示: 未来光电子技术发展应与智能时代相结合。
褚君浩院士讲述道:“智能时代的技术态势主要在五个方面:智能化分布式新能源系统;智能化复杂体系、物联网、智慧城市;机器人、传感器、人工智能;智能化制造技术、新材料;智能诊断修复技术。这五大方面已成为当下潮流所在,也成为我们科研人员潜心钻研的方向所在。”
智能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智能化的系统。褚君浩院士认为,一个智能化的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动态感知,第二个是智慧识别,第三个是自动反应。“就像我们五官,首要的功能便是收集信息,随后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给大脑来分析,然后要做出反应,这便是我讲的智能化系统三个方面。“
褚君浩院士表示,想要达成动态感知就要靠红外光电子技术传感器来实现。而在智慧识别阶段,也要结合红外光电子技术所产生的大数据构筑模型,从而达成相关功能。自动反应则运用到控制、测量、计算等等复杂的原理,而里面好多也需要依靠红外光电子技术。因此,光电子技术对智能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所以我们现在在智能化的条件下,空天海地、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环境监测、医疗诊断都需要光电子的器件,这个对光电子器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光电子器件发展的机遇。“褚君浩院士说到。
谈及中国红外光电子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褚君浩院士感慨良多。他表示,“未来中国红外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应要面向六个方向,第一个是大规模高增益,第二个是扩充波段,波段全覆盖,第三个是多色多频道,第四个是提高工作温度,室温工作,第五个是一些新概念的,从基础研究出发扩展出来的一些新器件,第六个是实现智能化。“
据褚君浩院士介绍,当前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碲镉汞红外光电传感器及其风云卫星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一流水平,目前广泛应用在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空天探测、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这项成果不仅打破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红外光电子技术封锁,也实现了中国科学界在该领域的技术突破。但是,褚君浩院士也指出,当下中国红外光电子技术也面临进一步提升水平的考验。
褚君浩院士指出,当前中国红外光电子技术面临着两大问题。“首先,中国的研究机构面临着一个问题,那便是实验室大都采用进口仪器设备,国产研究设备的严重不足,严重依赖海外品牌。其二是碲镉汞红外探测器成本过高,并被设计为低温环境下工作,导致这一国际拔群的科研成果主要应用在高端领域,还不能普遍应用。“
“我国的红外光电子产业市场不断在增加,尤其是在物联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和生物医疗方面的市场需求日益明显。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对光电子元器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中国红外光电子技术发展的最好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