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每天煲点田七海马汤给娃喝能长高?
结果弄巧成拙害了娃!
听说多蹦跳能长高,
可是这个游乐项目也被儿保专家diss了。
左右都不对,
到底该怎么做才不踩坑?
近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举行的一次暑期科学育儿嘉年华活动上,该院儿童保健专科副主任医师谢海瑞受访给家长们厘清了很多孩子生长发育管理上的误区,并给父母们支了好多招。
9岁男孩每周一喝海马汤 结果……
9岁孩子因为身材偏矮小,父母听说海马汤有助孩子长身高,就买来海马给孩子每周一次煲汤喝,喝了半年以后,发现孩子开始长胡须、变声,出现青春发育的迹象,结果在医院检测发现,这半年里,虽然孩子身高猛长了5cm,但骨龄却已经超龄长多了1岁!
这是近期谢海瑞门诊中遇到的典型个案。如今,她几乎对每一位带孩子前来咨询身材矮小困扰的家长都要强调一遍:千万不要煲什么田七海马汤。 她说,田七、海马一类药材,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骨骼生长、加速生长发育,但这是以透支骨龄为代价的。 自行盲目地补充生长素或使用促生长的药物、保健品,可能会加速骨骺的提前闭合。
“当孩子骨骼完全闭合后,孩子的身高也就不再生长了。孩子本来是缺乏生长激素,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那他还有生长的空间,但是因为外界食物的摄取导致他的骨龄发育反而提前了,生长的潜能就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谢海瑞说,这种骨龄的超前成长是不可逆的,只能是停掉不合适的“进补”之后,保持监测。
她提醒,对市面上宣传促长的保健品、促长药物等,家长务必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一定要接受医生的专业指导。
怎么判断孩子生长发育没问题?
谢海瑞介绍,3岁内的孩子,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甲状腺激素低下;而三岁到青春期前,正常应该每年长高5~7厘米,如果半年至一年不长身高,或者身高增长在4厘米以下的,可以初步认为是生长缓慢,必须查因。
通常,导致孩子身高发育异常的常见原因有几种,除了特发性矮小和一些特定的疾病;和骨龄相关的有两种:
一个是生长激素缺乏,骨龄延迟,导致孩子身高比同龄儿童矮小2个标准差以上;
反之则是性早熟,第二性征提前发育,同时伴有骨骼生长加速,虽然身高暂时比同龄儿童高,但由于骨骺提前闭合,长身高的时间缩短,成年后身高会比正常人矮。也就是说,孩子的身高异常偏矮、偏高都可能不是好事,不能盲目等待“长个子”,也不能盲目“促生长”。
日常如何管理孩子的身高?
儿童正常身高的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的差距仍有20多厘米,怎样才能达到遗传身高的上限或者达到期望的成年身高?谢海瑞说,健康生长发育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从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等全方位进行科学的身高管理,可以帮助达到理想的成年身高。
饮食和营养: 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都不利长高,均衡营养是关键,蛋白质、钙、维生素是促进长高的重要营养素。
每天1个鸡蛋、500毫升奶、1两肉类食品可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 要保证足量的钙摄入,可根据饮食和骨密度情况适当补充钙剂;保证充足的维生素A、D。
睡眠: 尽量保证夜间22点前入睡; 尽量不起夜,23点到凌晨1点为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学龄前儿童应每天保证10小时睡眠。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因为过度玩耍或学习而影响正常、充足的睡眠。
运动: 耐力运动、纵向运动,对膝关节、踝关节、脊柱有适当刺激的运动更有利于孩子长高,比如踢毽子、跳绳、跑步、球类、摸高等。 规律运动,每次坚持20~40分钟为宜;过度疲劳也有碍长高。
具体到年龄段来说:
0-1岁的孩子,要多俯趴拍。
2-3岁的孩子,每天应该保证2-3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户外时避免老放在婴儿推车里不动,要多下地跑动。
3-6岁可以多做健身操,保证一定强度的运动,注意定期检测,重视制作生长曲线。
6岁以上,可以多进行跳绳、篮球等弹跳运动,要保证一定的强度。
专家提醒: 不建议孩子经常玩弹跳床、蹦床。 这项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游乐设施,实际上对儿童的关节并不友好,不但容易急性受伤,下落后的反弹外力也不利于关节主动进行缓冲,容易导致滑膜炎。
情绪: 愉快的心情有利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利营养吸收和提高睡眠质量。
要经常鼓励和表扬孩子,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尊重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食物喜好,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情。
定期儿保: 谢海瑞建议,家长应给孩子定期测量身高体重,描点记录生长曲线,对照标准,评价孩子目前发育所处的水平,不但要和同龄同性别的平均数据对比,也要纵向关注自身生长发育曲线是否偏离正常轨迹。
有条件的父母应当定期带孩子做儿童保健,及时发现问题。儿保医生会根据孩子身高、身长、体重、运动等情况评估孩子发育状况。
推荐不同年龄孩子进行儿保的频率为:
0~1岁:3个月一次
1~3岁以上:半年一次
3岁至青春期:每年一次
青春期到成年前:每半年一次
测身高的正确打开方式
给孩子测量身高一般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使用同一身高尺,由同一测量人来测量会比较准确反映身高发育进程。 建议固定时间在早上测量。(一般早上测量会比下午和晚上高1~2厘米。)
检测骨密度、微量元素一度在育儿圈中十分流行,也有一些机构以检测数据来向家长提出给孩子补钙、补充各种保健品等建议。而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有很多家长认识到这些建议的偏差,很多家长在门诊中会直接提出要求:“医生,请不要开骨密度检测和微量元素检测项目,我们都知道没有必要。”
“检测的滥用确实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但彻底抗拒也是另一种极端。这些检测项目如果用得好,解读合理,是很好的监控评价手段。”谢海瑞建议儿童在正规医院专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定期监测骨龄,这是真实反映孩子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谢海瑞提到,定期监测骨龄并预测成年身高,可以了解孩子的生长潜能,也能及时发现异常进行适当干预;定期进行规范的骨密度检测和解读,则可以了解身体骨矿物含量水平,评估是否需要额外补充矿物质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