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gallery/index.js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15日报道,在蒙古阿尔泰地区,摄影师Massimo Rumi用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哈萨克族人4000年的训鹰狩猎技术、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悠久的文化传统。

一年一度的金雕狩猎节如期而至,生活在阿尔泰地区的哈萨克族人骑在马背上穿梭在连绵的山脉中实践着金雕狩猎这一古老的狩猎技术。节日期间会举行赛马、射箭以及马背上山羊皮拔河比赛等活动。

尽管这项传统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中亚地区,但目前正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仅有约70名哈萨克族的驯鹰师参加此次金雕狩猎节。正是由于阿尔泰地区常年与外界隔绝才使得这一民族传统在蒙古流传至今。

哈萨克族人依靠训鹰狩猎为生,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在与艰苦的生活环境作斗争,零下40度的严寒、人烟稀少、土地贫瘠,每年要携带家禽3次迁移;随着时代的变迁,哈萨克人为保护传承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适应了这种艰苦的条件。狩猎者身着传统服饰,其民族服装多用猎鹰捕捉到的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

尽管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与猎鹰亲密接触,只有能够将猎鹰还是雏鸟的时候从巢穴里带回来的人才可以进行训鹰狩猎活动,由此培养出亲密的感情。在训练初期,训鹰人要温柔对待并且尊重猎鹰,防止猎鹰飞走不再回来。训练过程中。驯鹰人会不断对着猎鹰歌唱、说话,让自己的声音印在它的脑子里,训练需要约五年的时间完成。整个驯化过程只能由一个人完成,只有这样鹰和人之间才能充分信任。尽管如今训鹰狩猎的优势逐渐减少,大部分狩猎者选择用枪狩猎,但哈萨克族人仍喜欢训鹰狩猎,对于他们而言,这是艺术和奉献最完美的表现形式。

摄影师拍摄到的一系列体现当地游牧民族生活特点的照片。他表示自己很敬佩训鹰人像对待孩子一样关心照顾着猎鹰,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猎鹰就像亲人一样,在最终将其放回大自然时,难免不舍。(实习编译:李薇 审稿:李宗泽)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15日报道,在蒙古阿尔泰地区,摄影师Massimo Rumi用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哈萨克族人4000年的训鹰狩猎技术、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悠久的文化传统。

一年一度的金雕狩猎节如期而至,生活在阿尔泰地区的哈萨克族人骑在马背上穿梭在连绵的山脉中实践着金雕狩猎这一古老的狩猎技术。节日期间会举行赛马、射箭以及马背上山羊皮拔河比赛等活动。

尽管这项传统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中亚地区,但目前正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仅有约70名哈萨克族的驯鹰师参加此次金雕狩猎节。正是由于阿尔泰地区常年与外界隔绝才使得这一民族传统在蒙古流传至今。

哈萨克族人依靠训鹰狩猎为生,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在与艰苦的生活环境作斗争,零下40度的严寒、人烟稀少、土地贫瘠,每年要携带家禽3次迁移;随着时代的变迁,哈萨克人为保护传承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适应了这种艰苦的条件。狩猎者身着传统服饰,其民族服装多用猎鹰捕捉到的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

尽管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与猎鹰亲密接触,只有能够将猎鹰还是雏鸟的时候从巢穴里带回来的人才可以进行训鹰狩猎活动,由此培养出亲密的感情。在训练初期,训鹰人要温柔对待并且尊重猎鹰,防止猎鹰飞走不再回来。训练过程中。驯鹰人会不断对着猎鹰歌唱、说话,让自己的声音印在它的脑子里,训练需要约五年的时间完成。整个驯化过程只能由一个人完成,只有这样鹰和人之间才能充分信任。尽管如今训鹰狩猎的优势逐渐减少,大部分狩猎者选择用枪狩猎,但哈萨克族人仍喜欢训鹰狩猎,对于他们而言,这是艺术和奉献最完美的表现形式。

摄影师拍摄到的一系列体现当地游牧民族生活特点的照片。他表示自己很敬佩训鹰人像对待孩子一样关心照顾着猎鹰,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猎鹰就像亲人一样,在最终将其放回大自然时,难免不舍。(实习编译:李薇 审稿:李宗泽)

7004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