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会在香港举行。在场听毕国家发改委与粤港澳政府官员的发言和主题演讲后,笔者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香港正式迎来“大湾区时代”,而“香港元素”在其中不可或缺。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强调,随着全球与周边经济体的竞争加剧,香港传统产业的优势正在缩窄,面对更多严峻挑战,而参与大湾区发展正可以为香港注入新动能及新机遇,透过协同发展,把香港自身优势与大湾区内地9市的优势结合起来。
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正是在这个新历史节点上推出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在香港举行这场宣讲会,也证明香港在大湾区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地位。
过去,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更是贡献者。香港的经济发达程度曾领先全国。上世纪90年代,香港的GDP最高曾占全国近25%;十年前,香港仍是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而今天,这个占比已经降至只有约3%。不得不承认,随着内地经济飞速发展,香港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已相对下降。
香港还面临不少内部问题:以金融和专业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单一,本地就业创业市场机会有限,青年向上流动空间缩小,房屋土地供不应求等。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单靠香港内部制度解决,但如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或许这些产业结构和制度问题可以有所舒缓。
今天的香港,正处在一个“危”与“机”并存的时代,它必须跟紧这个“大湾区时代”的步伐。
香港拥有制度上的综合优势:完善的法律制度、自由港的市场经济制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高资历的国际专才等等。对广东省而言,香港拥有很多内地城市没有的优势;对香港来说,大湾区又提供了香港本地无法给予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让港澳居民有机会享受到内地经济发展的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提到“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的概念,解决了一直以来所谓大湾区“龙头之争”的问题。纲要明确将大湾区分为四个“中心城市”,包括香港、澳门、深圳和广州,其他七市则被定为“节点城市”。这样的清晰定位,可以让大湾区“9+2”城市群做出更明确的定位和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纲要指出,香港的定位是大力发展创科产业,以及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虽然这个“金融+创科”的发展方向在“十三五”规划已有类似定位,但这次纲要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化和清晰化,是中央对香港长远规划部署发展的方向性框架。
眼下,粤港澳地区、长三角、京津冀共同构成国家经济发展的三大核心发展区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的南方门户枢纽,更是国家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区域,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先发历史地位。比起长三角和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更是特殊的,尤其是其“一国两制”的存在。
大湾区城市群同在一个国家,但覆盖了两种制度、三个独立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外界一直担心,区域隔阂会否造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难以自由流动的问题。但仔细阅读《规划纲要》,当中首次提到“飞地经济”的概念。从另一角度来看,“两制”并存正是大湾区史无前例的独特优势。如果能叠加“两制”优势,透过创新的“飞地政策”建立湾区城市间互相协调的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一体化反而会更有利。
粤港澳大湾区另一大优势是区域优势。透过构建以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可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并辐射东南亚、南亚的经济支撑带,而香港在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国际企业引进来中又担当了重要桥梁角色,这对带动全国进一步全面改革开放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更大的意义。这种区域优势、政策优势、“一国两制”独特优势,都是长三角及京津冀以至世界上其他所有湾区都无可比拟的。
再者,香港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创走廊”建设上有着利好基础,不仅本身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更可对大湾区创新驱动做出重大贡献。香港回归以来,很多企业已在大湾区城市建立具有规模的发展网络,将大湾区发展成世界一流湾区,香港将迎来更广阔的大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意味着大湾区建设迈入一个全新阶段。香港不缺人才,缺乏的是土地空间和发展机遇。大湾区为香港开拓了内地的庞大市场,提供了创业基地、土地资源、创业就业机会等。只要提升体制、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融,破除城市间的芥蒂和不便,在大湾区时代,香港发展的“危”必将化为“机”。(作者是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香港凤凰卫视高级记者)